新华社济南7月13日电(记者徐金鹏 邓卫华)“三年了,我在大剧院看过的演出,少说也有20场了,二三十块钱一张票,俺低保户也能承受得起。”
7月10日,记者在烟台大剧院采访时,偶遇从烟台保障房小区锦绣新城赶来取票的低保户高顺德。“这次订的是10月5号晚上演出的中国歌剧舞剧院民乐音乐会,和朋友一起订了3张,90块钱。”
高顺德今年48岁,他平常打点零工,每个月可以领到458元的低保金。“一年大约看个七八场,我喜欢交响乐、民乐和演唱会,听完了心里舒坦、浑身有劲。”建设在烟台市繁华地段的大剧院,与紧邻的青少年宫、博物馆一起组成烟台市文化中心,这组“红宝石”建筑已成为烟台市的重要地标。
“红宝石”建设之初,烟台市曾面临过“艰难的抉择”:如果出让土地搞商业开发,政府将有超过7亿元的收益;而建设文化中心,政府则需要投入近10亿元。算经济小账还是图文化发展大计,烟台市委市政府果断拍板:建文化中心!
“文化是城市之魂,是群众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文化建设,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柱、坚实的道德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环境,所以文化投入的回报是无价的。这笔大账必须算清,不能目光短浅。”烟台市委书记张江汀说。
高档剧院建起来了,高雅节目也引进来了,可高层次演出票价不菲,普通市民能承担得起吗?为此,烟台市财政每年拨款1500万元对合作方保利剧院进行票价补贴,向广大市民推出“经济适用票”,相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票价平均降幅超过50%。
根据烟台市文广新局与保利剧院的协议,保利剧院每年确保引进50场高层次商业演出,平均票价不得超过260元。烟台大剧院总经理贺文介绍说,事实上,每年的高层次商业演出已经达到60场,而平均票价只有150元。
在60场高层次商业演出中,烟台大剧院每年拿出15场进行公众艺术普及推广,着力打造“市民音乐会”和“打开艺术之门”两个公益性文化品牌,最低票价仅20元、最高票价也只有100元,绝大多数市民均可选择合适的票价,走进大剧院欣赏自己喜欢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