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将提前八年覆盖每一个百姓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7月13日 15时07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记者 徐博)国务院要求,2012年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今年时间已经过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透露,6月份,覆盖最后一批地区的工作已经启动,中央财政的补助资金也划拨到位。

    这意味着养老保险年内将从制度上覆盖每一个百姓,比十七大提出的计划提前了八年。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前衙村的龙成德今年70岁,四个儿子每年给他和老伴的零花钱总共也不过600元。有了新农保后,老两口一年的养老金有1320元,用他的话讲,等于“白得了八个儿子”。

    继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框架确立后,2009年,我国启动首批新农保试点,试点地区年满60周岁的参保农民可按月领取养老金,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我国计划到2020年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

    2011年,我国又启动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与新农保试点同步推进,国家两项试点覆盖面超过60%,试点地区年满60周岁的参保居民可按月领取养老金,并计划在2015年实现全覆盖。

    与龙成德一样,越来越多的人正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中受益。据统计,第一、二批试点地区平均参保率接近80%,有不少地方参保率和续保率均达到90%以上,第三批试点地区参保人数也在快速上升。

    “今年随着第四批也就是最后一批试点地区的启动,预计年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将覆盖4亿人以上。”人社部农村社会保险司副司长刘从龙说,“到‘十二五’期末,预计这项制度的参保人数将达到4.5亿人,其中领取养老金的老人将达到1.4亿人。”

    为什么要提前八年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认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普惠性要求这项制度尽早实现全覆盖。他说:“每月55元一年就是660元,全覆盖时间拖得越久,试点和非试点地区农民收入差距就越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确令人振奋,但也有两个亟待完善之处:一是如何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进行衔接;二是如何进一步提高标准。

    记者在调研中也发现,50岁以上的城乡居民参保积极,年龄较轻的人则有些顾虑。今年38岁的西柏坡农民赵启德很具代表性:他希望参加待遇较高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如果现在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将来能否转换,转换是否会吃亏?

    刘从龙告诉记者,人社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间的衔接办法,今年底就会形成一个政策意见。

    “参保者缴费记入的是个人账户,衔接办法无论怎样制定,基本的原则都是不会让参保者吃亏。”刘从龙说。浙江大学教授米红也建议城乡居民应尽快参保,否则有可能“两头够不着”。

    刘从龙透露,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也就是如何“提标”。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由于物价的增长,55元的基础养老金正在“缩水”。2009年,55元能够买50斤大米或是5斤猪肉;如今,只能买20斤大米或是3斤猪肉。

    此外,虽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100元至1000元十个档次,但很多参保者只最低缴费档次——他们觉得几十年后这点钱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是为了让父母享受到基础养老金才参保。

    “尽早实现全覆盖为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奠定了基础,‘提标’已经纳入了我们的议程,其基本参照指标是物价水平、各级财政承担能力收入和低保等保障标准。”刘从龙说,“预计年底就会有形成一个初步的意见。”

 
 
 相关链接
· 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
· 吉林省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邮票发行
·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工作全面启动
· 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工作启动
· 山东省5.6万企业职工已办理养老保险转移接续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