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记者刘菊花)今年上半年,在外需明显减弱的情况下,我国工业增速在调整中适度回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仍保持了10.5%的增长速度,工业经济呈现缓中趋稳的态势。同时,工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用信息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日益成为业界共识,调结构、转方式成为工业发展主线。
提高发展质量,工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工业的深层次影响还在继续发酵。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仅增长7.1%,增幅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而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回落3.8%,这其中出口的影响接近三分之一。
面对危机冲击,发达国家开始重新认识到制造业的价值,试图实现从“产业空心化”到“再工业化”的回归,不仅在高端领域抢占优势地位,还要在中端领域夺回被新兴经济体占据的市场份额。国际产业格局开始发生深刻变革,新一轮科技创新正在加速推进,中国制造的传统竞争优势正在日甚一日地弱化甚至流失,中国制造业必须寻找新的增长方式。
“今年以来工业增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回落,工业经济运行处在从政策刺激向内生增长转变的过程,这有利于释放和缓解偏快的增速对经济运行形成的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加快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对新华社记者说。
细细数来,今年以来,我国工业领域相继启动了产业基地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百项技术创新推进工程、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和质量品牌建设年、企业服务年活动和两化融合深度行等六个专项行动。
同时,工业节能减排快马加鞭地推进。19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被强力分解下达,2579户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被公布。以汽车、钢铁、造船、水泥等行业为重点的企业兼并重组进展顺利,一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小企业得以彻底消失。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和物联网发展规划相继发布,智能制造、新型显示、云计算等重大创新发展和应用示范工程陆续启动。据统计,上半年我国医药、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生产增速均超过14%,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7%左右。
“上半年工业转型升级成绩不小,但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内外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对有效需求不足带来的影响和企业面临困难程度加重等不可低估,工业下行压力较大。下半年,中国工业将继续保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把工作的着力点继续放在调结构、转方式上,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工业、通信业发展水平。”朱宏任说。
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企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今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困难不少,但发展环境持续改善,企业负担不断减轻,推动小型微型企业创新创业兴业的各项政策陆续出台,中小企业服务平台越来越完善。”朱宏任说。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国务院《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中小企业户数预计年均增长8%,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8%。在此期间,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国际和国内经济变革带来的巨大挑战,生产经营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等压力增强、市场竞争更趋激烈,这些都可能制约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当前,在市场环境趋紧的情况下,小型微型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与大企业相比更加突出。因此今年以来国家在支持大型骨干企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的同时,也给予了小微企业更多的关心、关注与支持。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围绕帮助中小企业缓解生产经营困难,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今年上半年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加大了对小型微型企业的扶持力度。目前,各项政策正在进一步细化落实中。
解决小型微型企业的困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层面合力推进。今年,18个省区市出台了22个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多个省区市出台了减征、缓征税费和减免收费政策。
“防止工业出现趋势性下滑,缓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从而稳定经济增长,是当前工业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因而正确处理支持大企业和扶持小微企业的关系,推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企业生存发展。”朱宏任说。
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表示,下半年我国将继续促进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在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优势明显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同时,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提高生产工艺、产品和服务、市场专业化水平,推动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建设,并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促进两化深度融合,用信息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
在工业增速回落的大背景下,我国软件产业的勃勃生机格外引人注目。根据工信部最新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软件产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0988亿元,同比增长26.2%,高出电子信息制造业15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完成软件业务收入2380亿元,同比增长22.7%,环比增长14%。上半年,软件业实现利润总额1170亿元,同比增长10.6%。
然而即便如此,我国软件企业3万多家的总收入仅相当于IBM、微软两家公司软件服务收入之和。微软、IBM、苹果、谷歌、SAP、ARM等跨国公司已在我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布局,而我国尚未形成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
但破冰之旅已经启程。“毫无疑问,信息化水平决定着企业、产业以及整个国家工业的未来国际竞争力水平。中国工业必须用信息技术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否则差距可能会越拉越大。”中国普天高级副总裁陶雄强说。
据介绍,中国普天已经有意识地从过去单纯的设备制造商转变为信息应用提供商。“踏实静下心来做细活”,与一些相关行业组成联合团队深度研究行业、企业特殊需求,软件、硬件共进,为其量身定做产品和应用,使这些行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快速提升。今年上半年,中国普天销售收入直线增长38%。
越来越多的中国知名电子信息企业也看到并捕捉到了两化深度融合的机会。刚刚评选出的2012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研究开发人员在27万人以上,占全部员工数的五分之一;研发经费投入合计达86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近5%。百强企业中,共有30家企业研发投入比例超过5%,基本达到国际高技术型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
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当前两化深度融合应围绕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的总体要求,实现信息技术从单项业务应用向多业务综合集成转变,从单一企业应用向产业链协同应用转变,从局部流程优化向全业务流程再造转变,从传统的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的生产方式转变,从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一体化的产品服务组合转变。

两部门公示拟支持工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平台项目
现将2012年拟支持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2年7月11日-7月17日。如有意见,请将意见以书面(实名)形式,反馈财政部经济建设司经贸处或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投资计划处。 >>>详细内容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转型升级投资指南》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工业转型升级投资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旨在指导各地工业发展,引导社会投资方向,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转移和落后产能淘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