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记者 王立彬)目前,全国夏粮收购已经进入高峰期。今年夏粮丰收是在八连增的高基数、高起点上实现的,来之不易。就当前粮食工作中心的夏粮收购工作,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6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把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做好夏粮收购工作
记者:夏粮九连增之后,国家粮食主管部门如何确保农民增产又增收?
答:今年夏粮丰收是在八连增的高基数、高起点上实现的,来之不易。国家粮食局和有关部门对夏粮收购工作高度重视,及时印发《201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对夏粮收购工作做出安排部署,要求各级粮食部门把搞好夏粮收购作为当前粮食工作中心任务,把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立足于早收粮、多收粮,为粮食宏观调控打下良好基础。
我们要求认真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严格遵守收购工作纪律,做到“五要五不准”:要及时启动预案,不准坑害农民;要做到随到随收,不准为难农民;要坚持公平定等,不准算计农民;要准确过磅计量,不准克扣农民;要坚持现款结算,不准折腾农民。
记者:今年夏粮收购有什么特点?
任正晓:从前期收购情况看,粮食部门采取腾并、维修等措施准备仓容8400多万吨,预计今年的小麦商品量为7600万吨左右,仓容上可以满足敞开收购的需要。截至7月15日,小麦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小麦3185.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886.6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2163.6万吨,占收购总量的68%,比上年同期增加631.8万吨。中储粮委托收储库点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小麦1206.6万吨。收购进度明显快于上年。随着收购高峰来临,近期收购进度将进一步加快。
今年新粮上市后,随着市场流通量增加,市场价格出现小幅回落,部分地区低于最低收购价水平,随着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启动,市场价格已回升到最低收购价水平之上并保持基本稳定,收购市场秩序良好。各委托收储库点都做到了政策上榜、标准上墙、样品上台,坚持依质论价、优质优价、公平定等、准确计量、随到随收、现款结算,不让农民卖“过夜粮”,售粮农民普遍比较满意。
及时应对天气等不利因素 坚决防止出现“卖粮难”
记者:是否也存在一些要应对的问题?
任正晓:今年夏粮收购进展比较顺利,但也出现一些新情况,主要是一些企业受近两年粮食收购和经营效益不佳等因素影响,入市较谨慎,特别是开展自主收购的积极性不高,造成购销市场不够活跃。
对此,一方面要加大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力度,凡是达到预案启动条件的地区,按政策规定及时启动预案,合理布设库点,方便农民出售,真正做到敞开收购,应收尽收,坚决防止出现农民“卖粮难”,稳定小麦市场价格和预期。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企业搞好市场化收购,加强市场监测分析和信息发布,为各类企业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同时主动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协调,落实好收购资金,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自营收购,搞活粮食流通。
记者:关于小麦赤霉病问题,具体情况怎样?
任正晓:部分省区由于去冬今春气候复杂多变,尤其是在小麦抽穗扬花或收获期间遭遇连续阴雨天气等原因,使小麦感染赤霉病,导致部分地区小麦不完善粒超标,质量等级较差。监测发现个别地区小麦由于感染赤霉病比较严重,不但存在质量问题,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生霉和真菌毒素超标等卫生问题。
为此,国家粮食局紧急下发通知,要求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对新收获小麦质量安全监测,发现真菌毒素超标问题及时报告省级人民政府和食品安全主管部门,做好小麦安全入库把关工作,防止不合格小麦进入口粮市场,确保消费安全。
为帮助农民减少损失,有关省份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小麦赤霉病发生较重地区专门派出技术人员,指导农民通过风扬、过筛、整晒等措施,对赤霉病小麦进行处理,尽量降低赤霉病粒含量,提高小麦质量等级和卫生合格率。
确保粮食市场稳定 落实“惠民生”目标
记者:当前确保粮食市场稳定有什么意义?
任正晓:今年中央确定的“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的工作目标。粮食流通工作直接关系到稳增长、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的方方面面,做好粮食流通工作,保证粮食市场稳定,对于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生产、保证市场供应,确保全年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粮油产品是人民群众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市场稳定与民生紧密相关,保障不断档、不脱销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是粮食部门落实中央提出的“惠民生”工作目标的重要体现。
粮食是食品加工业的基本原料,粮食市场稳定为粮油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有利于粮油企业规避原料大起大落的市场风险,避免投机炒作,科学合理安排经营生产活动,促进我国现代粮食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一方面,粮食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适时适量安排政策性粮食投放市场,积极推动粮食产销合作,抓好粮食移库和调运,健全粮油应急保障体系,确保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另一方面,通过依法加强市场监管,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加强粮油质量检验监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口粮消费安全。

统计局:2012年我国夏粮增产356万吨 增长2.8%
2012年,我国夏粮生产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加强粮食生产政策的扶持下,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作用,获得了较好收成。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2995万吨,比2011年增加356万吨,增长2.8%;其中冬小麦产量11430万吨,比上年增加334万吨,增长3%。夏粮总产量超过1997年12768万吨的历史最好水平。
播种面积保持稳定。2012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2757.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8万公顷,微增0.1%;冬小麦播种面积2257.2万公顷,比上年减少3万公顷,微降0.1%。11个夏粮主产省(区)1播种面积增加2.1万公顷,其中,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7省共增加16万公顷,主要是减棉减油增麦所致;山西、陕西、甘肃、新疆4省(区)减少13.9万公顷。
单产水平继续提高。2012年,全国夏粮单产达到4713公斤/公顷,比上年增加127公斤/公顷,提高2.7%;其中冬小麦单产达5064公斤/公顷,比上年提高约155公斤/公顷。夏粮单产提高对产量增长的贡献率超过99%。>>>详细阅读
粮食局局长任正晓赴江苏省检查调研夏粮收购工作
6月13日至15日,国家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任正晓带领工作组赴江苏省检查调研夏粮收购工作。期间,听取了江苏省粮食局关于粮食工作特别是夏粮收购工作的汇报,与省粮食局机关干部职工进行了座谈,先后深入扬州市宝应县和邗江区、宿迁市泗洪县、徐州市铜山区等地部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中储粮直属库的夏粮收购现场,实地考察农民售粮和小麦收购入库情况,认真查看小麦质量,与售粮农民和农村经纪人、企业负责人和职工亲切交谈,并召开座谈会了解收购进度和小麦质量等情况,听取当地政府和企业对夏粮收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在粮食收购企业检查调研过程中,任正晓每到一处,都在收购现场认真查看政策宣传栏、样品展示台、化验室、检斤处、结算室、农民休息处、饮水处、药品箱等,向售粮农民详细询问了解今年的小麦收成、种植成本、出售价格、粮款结算等情况,听取他们对夏粮收购政策及其执行方面的意见和要求。当听到售粮农民对今年的小麦收购价格和收购企业服务情况都比较满意时,任正晓十分高兴,他反复叮嘱粮食企业负责人,一定要把保护农民利益始终放在心上,真心诚意为农民兄弟搞好服务,让他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