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8月25日电(记者孙仁斌)辽宁的凌河被称为“辽西母亲河”,经过近2年的综合治理和生态恢复,凌河水质和沿岸景观得到明显改善,植物种类显著增加,北票、喀左、朝阳等河段正逐渐成为多种鸟类的栖息地。
初秋的朝阳,草木葱茏,河水丰沛。凉水河畔清风徐来,不时有水鸟掠过河面,不远处,几个游人在树荫下垂钓。就在两年前,大、小凌河流域还面临着水土流失严重,部分河段重度污染,生态严重退化等诸多问题。为了加强凌河流域治理保护,2010年9月,辽宁省正式成立凌河保护区,随后成立了辽宁省凌河保护区管理局。
据介绍,凌河保护区管理局通过在凌河干支流河道封育区内采取退田还河、生态封育、生态林建设、人工湿地及河道疏浚等措施,恢复河道天然行洪能力,有效地遏制沙尘,改善水质,美化环境,恢复和维护河道生态,力争将凌河流域打造成“水清、滩绿、景美、路通”的绿色生态长廊。
“长期以来,我们对江河的治理一直采取‘铜帮铁底、裁弯取直’的做法,随着生态、环保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很多地方正在逐渐改变这种‘与河争利’的做法。凌河治理过程中,地方政府跳出河道治河道,既保证河道功能,又恢复了两岸生态。”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沈殿忠说。
凌河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殿武告诉记者,随着凌河两岸生态逐渐恢复,动植物种类逐渐增多,2012年3-4月,在喀左、北票、义县、凌海等地均发现有天鹅栖息,其中北票白石水库天鹅数量一度达到2500只以上。各地还出现了白琵鹭、东方白鹳、白鹤、黑翅长脚鹬、反嘴鹬等多种珍贵水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