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8月29日电(记者 黎昌政)近年来,为解决基层卫生人才缺乏、现有人才素质偏低等问题,湖北通过“培养”和“引进”两种方式,“输血”与“造血”并重,不断提高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湖北高度重视培养基层一线卫生人才和专业技术骨干,通过培植“造血”能力提高基层单位医疗、预防和保健技术水平。据湖北省卫生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通过开展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全省近1.4万名乡村医生取得了卫生保健专业毕业证书,业务素质明显提升。陆续对全省乡镇卫生院长、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共6.2万人次进行了培训。同时,根据基层医疗卫生特点,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点,大力推广适宜技术,拔火罐、针灸、按摩已成为许多基层老百姓就医首选。
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重要任务,基层需要大量全科医生。湖北对全省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职人员开展全科医学方向的转岗培训,已对950名乡镇卫生院在岗人员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依托全省全科医学培训网络对5000名乡镇卫生院的执业(助理)医师进行了全科医学培训。
湖北还积极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项目。从2010年起,国家分3年时间为湖北每个乡镇卫生院免费培养1名5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的医学毕业生,全省共培养1155名。
在重视培养当地人才的同时,湖北积极引进人才,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输血”。从2005年起,湖北启动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从城市医院派出1088名医务人员支援国家级扶贫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努力做到“派出一支队伍、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培训一批人才”。
通过开展“三支一扶”,湖北选招1020名医学本科毕业生到全省乡镇卫生院工作。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30名执业医师,分别到十堰、恩施、襄阳、黄冈、咸宁等市州的乡镇卫生院工作5年,为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提供人才支持。
湖北省卫生厅厅长焦红说,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是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惠及广大群众的重要载体,“十二五”期间,湖北将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力争到2015年,城市每万名居民有1至2名全科医生,每个乡镇卫生院有1名全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