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洋协会向国际海底管理局提交首份富钴结壳矿区申请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记者罗沙)记者5日从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获悉,中国大洋协会已于今年7月向国际海底管理局提交了一份请求核准国际海底区域内富钴结壳勘探工作计划的申请书,这也是国际海底管理局收到的第一份相关申请。
据介绍,这份申请书涉及的区域位于西太平洋海山区,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由150个20平方公里的区块构成,并局限在550公里×550公里范围内。
中国大洋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国际海底管理局今年审议通过的《“区域”内富钴结壳探矿和勘探规章》,在中国大洋协会提交矿区申请的30天内,无其他申请者就相同区域提出富钴结壳矿区申请,即标志着申请未发生重叠问题。“现在30天已经过去了,这意味着我们的申请即将顺利进入国际海底管理局的审议程序。”他说。
富钴结壳是生长于海底岩石表面的富含锰、钴、镍、铜、稀土等元素的结壳状矿床,主要由铁锰氧化物构成。集中分布在水深400米至4000米之间的海山、海脊和海台的斜坡和顶部。
该负责人同时介绍,中国大洋协会从1997年开始富钴结壳资源调查,这次申请区域位于目前所知的富钴结壳资源分布最为富集的西太平洋海山区域,是中国大洋协会在过去15年调查成果基础上选定的。这也是中国大洋协会在获得多金属结核、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合同区后,代表我国提交的第三份国际海底区域资源的矿区申请。
他表示,如果顺利,这份申请将于明年由国际海底管理局审议后予以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