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雄浑的改革交响曲
——我国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综述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新华社记者徐硙、刘奕湛)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经历了由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到攻坚克难、全面推进的过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文化系统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动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目前,全国文化系统承担改革任务的2102家国有文艺院团中,已有2061家完成改革任务,完成率超过98%,标志着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中最艰苦的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经过9年的不断深化改革,我国国有文艺院团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九年耕耘 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大踏步前进
正在北京举办的“讴歌伟大时代,艺术奉献人民——2012年全国优秀剧目展演”中,《水墨中华》、《天下第一桥》等来自转制院团的精品剧目,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此次展演是文化部近年来最大规模的艺术展演,119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为群众带来了一场场艺术盛宴。在97家参演院团中,转制院团占了64家,这是我国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成效的生动体现。
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成功之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重点要由机制变革转向体制创新。
2009年,中宣部、文化部在总结试点院团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下发了《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坚持以转企改制为中心环节,及时扩大国有文艺院团改革试点。
2011年,中宣部、文化部下发《关于加快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通知》,各级党委、政府将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摆上重要工作日程,推动改革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国有文艺院团广大干部职工坚持以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观念不为既有经验所束缚,工作举措不为习惯做法所局限,发展方式不为传统模式所制约,在塑造新型演艺市场主体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经过九年,特别是近三年来的艰苦努力,以企业为主体、事业为补充的新型演艺体制格局基本建立。在已完成改革任务的院团中,转企改制院团1249家,占比61%,撤销院团435家,占比21%,划转院团377家,占比18%。
精品迭出 演艺创作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
巍巍贺兰、滔滔黄河,在令人心旷神怡的塞上美景映衬下,一段传奇故事徐徐展开……这就是转企改制后的银川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大型原创回族舞剧《月上贺兰》。该作品上演后,获得了市场青睐,连续演出400余场,实现营业收入2000余万元,实现了“出人、出戏、出效益”。改革后,公司剧目生产不再仅仅瞄着获奖,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成为自觉追求。
银川艺术剧院有限公司的追求,是众多转制院团改革后新风貌的一个缩影。
中宣部、文化部下发的《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鲜明提出,要建立文艺演出院团和演艺产品的新型评价体系,打破事业、企业界限,消除国有、民营差别,不论行政级次,以艺术生产水平、群众欢迎程度和市场表现作为评价标准,改进现行评奖机制。
在这一方针引领下,一系列评奖规则悄然改变,如文华奖评奖规则要求:“除昆曲、歌剧、舞剧外,其他类别的剧目均需演出百场以上才有资格参与评选,演员也必须年均演出场次百场以上才有资格参与评选。”
在新型评价激励机制的引导下,我国演艺创作生产呈现积极向上、繁荣发展的新景象。涌现出《复兴之路》《1699·桃花扇》《梦回长安》《花木兰》《月上贺兰》《苦乐村官》等一大批市场欢迎、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
实践证明,国有文艺院团只要积极面向市场、勇于开拓市场,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新局面。据统计,2011年全国文艺院团演出场次达155万场次,比2008年增加了64.5万场次,增长71.2%;演出收入达52.8亿元,比2008年增加了32.3亿元,增长157%。
资源整合 演艺企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
在上海马戏城,常年上演着多媒体梦幻剧《时空之旅》。这部作品以中国杂技为基础,以多种科技手段营造声、光、电、水幕、烟雾等魔幻神奇效果,打造出令观众难以忘怀的视觉盛宴。自2005年推出以来,《时空之旅》已演出2070多场,观众达21万人次,实现演出收入2.1亿元。
《时空之旅》是演艺企业资源整合的一个成功范例。随着改革的步步深入,我国演艺业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加大,国有骨干演艺企业不断涌现,演艺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迅速发展。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辽宁、江苏、上海等14个省(区、市)组建的省级演艺集团公司,成为演艺市场中坚力量。
随着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演艺院线建设不断加强,演艺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目前已形成中演演出院线、保利院线两大全国性院线,北方剧院联盟、西部演出联盟、东部剧院联盟、长三角演艺联盟、珠三角演艺联盟五大省际联盟。
“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现有的成绩,只是我国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雄浑交响曲的序曲。实践证明,只有彻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下决心破除旧有体制机制的束缚,国有文艺院团才能产生内生动力,激发活力和创造力,不断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文化部部长蔡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