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三江源地区首次生物多样性综合本底调查近日结束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9月18日 15时22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西宁9月18日电(记者 吴光于)记者从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了解到,三江源地区首次生物多样性综合本底调查于近日结束。

    此项调查由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北京大学自然保护和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联合开展,预计为期三年。今年的调查在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两个核心区——通天河沿岸保护区和索加—曲麻河保护区进行。世界著名野生动物学家乔治·夏勒博士、北京大学教授吕植等来自多学科领域的生物多样性专家参加了调查。

    科研人员除了对大型鸟兽的数量进行调查外,还着重对草地、小型兽类的生物量和密度定量评估,综合评估三江源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这是三江源地区第一次对生态系统状况进行定量评价。

    本次调查还邀请了生活在三江源地区、积极参与保护的当地社区人员参与。果洛藏族自治州年保玉则生态保护协会会长扎西桑俄表示,回到家乡后将培训自己协会的“乡村科学家”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监测,并订出有针对性的保护计划。

    总面积达30万平方公里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2005年,中国政府投入75亿元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2011年批准建立三江源国家级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了解三江源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本底,客观评价现状,明确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确立可行的保护目标开展有效地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次调查就是为制订一个科学有效的生态补偿政策和考核标准服务的。”吕植表示。

 
 
 相关链接
· 三江源第一条高等级公路首创“无痕迹施工”理念
·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监理大纲评审会召开
· 三江源生态移民纯收入年均增长10% 达到2352元
· "雷声"大 "雨点"也要大—代表、委员谈三江源保护
· 白玛呼吁尽快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体系
· 2011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完成投资10亿元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