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9月26日电(记者梁书斌)近年来,位于藏北草原的安多县大力发展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带动当地贫困牧民增收。仅2011年,经济合作组织就带动当地贫困牧民增收150多万元,人均收入提高300余元。
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措那湖边,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措亚湖。在小小的措亚湖畔,就是安多县的措玛乡。措玛乡有牧民1100多户、4000余人。长期以来,世代居住在这里的牧民靠放牧为生。
措玛乡党委书记强巴卓玛介绍,乡里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只有1000余元。为了增加他们的收入,今年8月乡里扶持当地牧民创办了经济合作组织。
“我们这里是纯牧区,不像农区可以劳务输出,这里的牧民只能做些生意。经济合作组织下设茶馆组、商店组和民族服装加工组。”强巴卓玛说。
措玛乡乡长仝仓介绍,创办经济合作组织共投入60多万元,其中县里支持了30多万元。目前,已经有73户贫困牧民、288人入股。
每天中午时分,措玛乡经济合作组织下设的茶馆和商店就会热闹起来。21日中午,记者在茶馆里看到,牧民们三三两两聚拢来,在茶馆里喝着甜茶,聊起家常。有的牧民随身带着羊毛,边喝茶边纺毛线。茶馆窗外就是措亚湖,湖边有成群的牦牛。
牧民米琼和卓玛负责经营茶馆,每月每人有350元收入。两人一会儿在厨房忙碌,一会儿又忙着出来招呼客人。“现在茶馆生意越来越好,以后我们收入会更多。”37岁的米琼说。
紧邻茶馆的商店里,各种日用品品种齐全。牧民们骑着摩托车从各地赶来,采购完商品后,又匆匆离开。
唐北牧民经济专业合作社度假村的董事长卡罗以前是做生意的,年收入10多万元。乡里做了工作,让他带动贫困牧民脱贫。
“我们度假村有120名股东,每人投入了1万元。去年收入了30多万元,分红18万元,其余的作为企业后续发展资金。”卡罗说。
安多县政协副主席、县产业办主任次仁平措介绍,2010年起,县里开始扶持发展经济合作组织,主要从事手工艺品加工、奶制品加工、摩托车修理等,鼓励贫困牧民入股。
安多县副县长尼玛潘多说:“县里选择规模大、有发展前景的经济合作组织进行扶持,扶持方式包括项目资金整合和直接投入。截至目前,县里已扶持了9家经济合作组织。”
“今年,预计经济合作组织能带动贫困牧民增收370万元。两三年后,我们希望安多县13个乡镇每个乡镇都有一个像样的经济合作组织,将贫困户全部吸纳进来。”次仁平措说。
安多县地处西藏北部,是西藏地区的北大门。安多县是全国海拔最高的县之一,平均海拔5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