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班”走过30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10月10日 10时43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记者 赵超)追寻伟人足迹,坚定理想信念。在天津、北京等地,在中学、大学等各类学校,有数百个叫做“周恩来班”的班集体。

    从星星之火到蔚然成风,到2012年,“周恩来班”已走过30年。创建“周恩来班”,把学习伟人精神同德育教育结合起来,是这些学校在探索有效加强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形成的新思路、新亮点,既具有开创性,又取得极大成效。

    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

    在江苏南京,有一个叫梅园新村的地方。1946年5月,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这里成立了办事处,同国民党政府进行谈判。后来,这里建立起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与纪念馆毗邻的是有着70多年历史的梅园中学,这所现已更名为南京玄武区高级中学的学校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周恩来班”。

    1980年,在梅园中学担任语文教师的孙逸江接手初一(5)班,这个班当时集中了同年级中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都相对落后的所谓“双差生”。面对这样的班级,孙老师虽感到苦恼,但并没有灰心气馁。

    怎样才能把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变后进为先进?怎样才能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孙老师想到了距学校仅有几百米的梅园新村纪念馆,想到了大家都十分敬仰和爱戴的周总理。何不尝试一下用伟人精神去影响孩子们呢?

    这个想法很快得到支持和配合。纪念馆派出工作人员走进初一(5)班,走到学生中间,用朴素的语言给孩子们讲周恩来的故事,邀请孩子们到纪念馆参观展览。

    改变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孩子们通过学习周总理的革命业绩和不朽风范,精神面貌发生很大转变,学习成绩上去了,集体荣誉感增强了,还懂得了尊敬老师、关心他人。第二年,这个班级一跃成为全校的优秀班集体,并在1982年成为全国首个“周恩来班”。

    一份情激荡心灵的守望

    在参观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后,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二十班的学生在自己制作的班刊中写道:“伟大精神带给我们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它将成为我们未来人生路上的明灯,指引我们一直前行。”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耀华中学德育主任黄维洁看来,做当代中学生的德育工作必须找到一个有力的抓手,于是这所知名中学在2010年启动了“周恩来班”的创建。

    让黄维洁没有想到的是,学生们的热情非常高,所有班级都不甘示弱。虽然被命名为“周恩来班”的班级只有一个,但在创建过程中,在学习伟人精神的过程中,班级的凝聚力普遍增强,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和思想境界竞相提升。

    北京中关村中学校长邢筱萍告诉记者,当代中学生需要榜样,创建“周恩来班”,学生们从来没有抵触思想。在网上的学校贴吧里,大家讨论起伟人精神都是一致称赞与景仰。“十几年的创建,38个班级被命名为‘周恩来班’,学生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近20名学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多年来指导“周恩来班”创建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副馆长李爱华表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掀起创建“周恩来班”的热潮,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伟人精神,学习伟人的光辉业绩和崇高品质,从而运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一种爱凝结奋进的力量

    “周恩来班”传递的不仅有伟人精神,还有关爱。来自云南阿瓦山区的拉祜族女孩陈昭2000年4月免费进入南京梅园中学读书,成为“周恩来班”的一名学生。她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刻苦学习,2005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一直进行“周恩来班”创建的北京中关村中学在陈昭来到北京后,又拿起爱心接力棒,关照起她的生活与学习。陈昭没有让关爱她的人失望,又以优异成绩进入中国政法大学攻读研究生。

    创建“周恩来班”,爱始终是一个重要主题。在天津南开中学,评选“周恩来班”的一个必备条件,是班上的每一名学生每学年要利用课余时间做20个小时的义工。副校长吕宝桐对记者说:“学习和继承伟人精神,不仅要树立爱国情感,还要学会关爱他人,这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

    现在,“周恩来班”的创建已经延伸到大学。在周总理的母校南开大学,争创“周恩来班”的活动培养起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新能力,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国传媒大学,通过评选“周恩来班”,在大学中正在弱化的班级观念得以加强,推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枫叶国际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要到国外继续求学。为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怀,他们也开展了“周恩来班”的创建,许多走进世界名校读书的学子一直把自己的人生榜样铭记心间。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总理在少年时代发出的铮铮誓言。如今,各地各级学校“周恩来班”的莘莘学子正承继着伟人精神,在集体中共同成长、在集体中不断进步。

 
 
 相关链接
· 温家宝赴外交学院为周恩来和陈毅铜像揭幕并讲话
· 3月21日:周恩来等在上海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
· 南京市民纪念周恩来诞辰114周年
· 1月14日:周恩来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
· 1月6日:周恩来纪念馆在江苏淮安市落成开放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