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表: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新华社记者 施鳗珂 编制
新华社济南10月11日电(记者王海鹰)得知自己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消息的时候,莫言正在他的故乡山东高密。这似乎完成了一个隐喻:这个从高密“东北乡”走出来的中国作家,在不断完成对“东北乡”叙事的言说后,终于在这片沃土上迎来了自己收获的秋天。
11日晚在高密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莫言说:“非常感谢大家到我们高密来,这本来是一个有红高粱的季节,可惜现在不种红高粱了。”
“我有点吃惊。”莫言说,现在有很多优秀的作家,让他这个相对“年轻”的作家拿这个奖,很惊讶。
在作品中摹刻了一出出“东北乡”传奇的莫言对自己的家乡一往情深。
“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莫言说,“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
在回答“您作品中的什么地方打动了评委”时,莫言说:“这是一个文学奖,授予的理由就是文学。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一直是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
在此之前,对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舆论众说纷纭,也有一些人对他提出质疑。对此,莫言说:“感谢那些支持我的朋友,也感谢那些批评我的朋友。我终于得到了一个把自己放在众声喧哗之中的机会。持续半个月之久的网络大战,也是认识自我的最佳机会,让我知道我有哪些缺陷和不足,也让我知道了有哪些宝贵的东西需要坚持、发扬。”


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是莫言的资料照片(2011年9月6日摄)。新华社发(李晏 摄)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11日电(记者和苗 刘一楠)瑞典文学院11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当天中午(北京时间晚7时)在瑞典文学院会议厅先后用瑞典语和英语宣布了获奖者姓名。他说,中国作家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 >>>详细阅读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以中国风格、中国精神、中国气魄走向世界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新华社记者)2012年10月11日,北京时间19时,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这个夜晚,属于中国作家,属于中国文学,属于中国。
莫言:故乡和我的文学密切相关
“我没看法。”几天前盛传莫言将获诺贝尔文学奖时,莫言淡淡地说出这么几个字。传言成真,莫言第一反应是“狂喜并惶恐”,表示“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新作品的创作上”“会继续努力”。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来,他的家乡山东省高密市人民奔走相告,祝贺这位从“东北乡”走出来的作家获奖。 >>>详细阅读
中国作家协会对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发表贺辞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 中国作家协会11日对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发表贺辞。贺辞全文如下:
贺辞
欣闻莫言先生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我们表示热烈祝贺!
在几十年文学创作道路上,莫言对祖国怀有真挚情感,与人民大众保持紧密联系,潜心于艺术创新,取得了卓越成就。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莫言一直身处中国文学探索和创造的前沿,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从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命运和奋斗中汲取思想力量,以奔放独特的民族风格,有力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莫言的作品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喜爱,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