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桥头堡” 献策新云南
——记香港特区全国政协委员云南考察活动
新华社昆明10月30日电(记者 陈键兴)中国西南边陲有一座城市,她的名字很大程度上因为茶叶而闻名遐迩,中国历史上有一条古老的商路——茶马古道,从这里发源,写下千年商旅传奇。
在云南普洱市博物馆的茶马古道地图前,日前来云南考察的香港特区全国政协委员们不禁感叹岁月的沧桑与时代巨变。古道马帮的铃声早已消逝于历史深处,今天的普洱洗尽铅华,正展露出时代新颜,成为云南省建设面向西南重要桥头堡的一个“排头兵”。
25日至30日,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在滇考察期间聚焦云南的“桥头堡”战略,希望为建设新云南建言献策。
几天来,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深入昆明、腾冲、普洱等地,调查走访生态食品、工艺美术、茶叶加工等行业企业,还实地考察了水利设施建设、文化资源开发等,行程逾千公里,云南如火如荼的新发展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真是难以置信,腾冲这个小县城,居然建设得这么好、这么美。从百姓的衣食住行上可以看出,云南这些年取得了多么伟大的成就!”考察团团长、全国政协常委刘汉铨20年前曾经到过一次云南,今天重游故地,这里的变化让他惊讶万分。“前后相比,我看到的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已经很好地辐射到祖国的西南边陲。”他说。
在感慨时代变迁的同时,委员们更细心地发现,助推云南的“桥头堡”建设,香港大有可为。
站在茶马古道的起点,董利翔委员说:“云南资源这么丰富,开发好、利用好,应当着力发展物流业。”这不仅仅是有感而发,作为香港汉彩投资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她说:“我们公司参与了内地18个铁路货运码头中心站的投资建设,其中就包括昆明。”
“云南是进入东盟市场的重要通道,物流业发展潜力巨大。这次来考察,对云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觉得,将来可以在普洱建立中心站以下的代办站。”在董利翔看来,茶马古道记录着云南商业的一段传奇,而“桥头堡”战略的推进实施将可让云南再造辉煌。
廖长城委员表示,云南作为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必须要“走出去、引进来”。香港以其在金融、管理、法律、会计、品牌推广等方面的国际化优势,可以为云南提供支持。“比如说,我们考察的腾冲和顺鑫生态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他们的红花茶油很好,但是要走向国际市场,还需要提升品牌的国际竞争力,香港具有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优越条件,可以帮助云南的企业更好地打开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刘汉铨说,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有雄厚的资金基础和很好的融资渠道。在云南推进“桥头堡”建设过程中,香港应当积极参与,尤其是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这也为香港商界提供很好的投资机遇。
刘汉铨认为,国家提出支持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是一个非常有远见而又重要的决定。相信不久的将来,云南又会是另一番喜人的新气象。“通过这次考察,我们对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回去以后,我们要向香港社会各界更好地宣传云南,介绍‘桥头堡’发展战略,促进滇港两地的交流与合作。”
考察期间,香港委员还就云南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以及生态保护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参加了此次考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