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 王宇 王培伟)中国人民银行30日发布公告,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900亿元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与105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规模总计3950亿元,为央行目前最大单日逆回购操作。
公告显示,两期操作中标利率分别持平于前期的3.35%和3.60%。
在此前的9月25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2900亿元天量逆回购操作,创出当时单日逆回购投放量最高纪录。
逆回购是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属于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
分析人士认为,基于月底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的考虑,央行加大了公开市场的逆回购操作规模。
“临至月底,受前期逆回购到期及银行季节性回款压力影响,市场上资金面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现象,资金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有银行交易员表示。
“巨量逆回购是为平抑市场利率,回归央行的利率目标区间。”平安证券固定收益事业部研究主管石磊认为。
数据显示,市场资金价格自10月下旬以来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扬。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自10月22日以来连续多日快速上扬,而当央行此轮天量逆回购实施后,30日午盘Shibor利率水平出现下探走势,其中隔夜利率下探超过130个基点。
在9月份外汇占款出现激增的背景下,对于逆回购纪录不断被刷新,有分析人士认为,受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外汇占款虽然在未来几个月可能再度出现净增长,并有利于市场流动性的恢复,但央行货币政策对逆回购的偏好不会改变。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央行对于逆回购的运用,反映出央行对于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政策工具的偏好。“央行不仅把逆回购放在调节银根等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第一位置,而且央行报告也表明公开市场操作将成为央行管理流动性最为重要的货币政策组合。”
在郭田勇看来,央行对逆回购的偏好并非一时之策。“通过逆回购操作还可以将货币市场的池子进一步做大,作为银行之间的交易,为未来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做好准备。”
在今年1月中旬,央行曾两次进行了规模共计超过300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今年5月份央行又进行了一定规模的逆回购操作。自今年6月份以来,央行开始在公开市场连续进行逆回购操作,以向市场释放流动性。同时,出于对房价、物价反弹的忌惮,下半年以来,准备金率调整这一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则始终未见出台。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12年第三季度例会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2年第三季度例会日前在北京召开。
会议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会议认为,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呈现缓中趋稳态势,物价形势基本稳定,全球经济仍较为疲弱,近期欧美新的救助和刺激措施的影响需密切关注。
会议强调,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及其影响,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有效解决信贷资金供求结构性矛盾,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继续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推动金融市场规范发展。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详细阅读
央行发布2012年8月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12年1-8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0.0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915亿元。8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24万亿元,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多1885亿元和1666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7039亿元,同比多增1555亿元;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743亿元,同比多增367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046亿元,同比少增363亿元;信托贷款增加1180亿元,同比多增1004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844亿元,同比少增2496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584亿元,同比多1686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08亿元,同比少142亿元。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