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卧龙自然保护区完成重建 18只大熊猫踏上回家路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10月30日 16时28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成都10月30日电(记者 孙阳)记者30日从卧龙自然保护区获悉,灾后新建于保护区内耿达乡神树坪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新基地,30日投入试运行。首批18只大熊猫从研究中心碧峰峡基地重返卧龙,这是汶川大地震后,首批大熊猫返回卧龙的重建基地。

    记者了解到,在此次入住卧龙新家的18只大熊猫中,有经历过2008年“5·12”地震、送到其他动物园寄养的,有震后在碧峰峡基地安置的,也有震后在碧峰峡基地出生的大熊猫。为庆祝这18只大熊猫入住,30日上午,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卧龙重建基地举行了一场隆重的欢迎仪式。看见阔别已久的家乡亲人,熊猫们也是难掩内心的喜悦和激动,在尽情享受美食之余,还不忘在镜头面前向千里之外的同伴们炫耀一番。

    据介绍,新建的研究中心神树坪基地位于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耿达乡神树坪——黄草坪区域,总建筑面积19844.51平方米,项目由香港特区政府援助。

    项目建设目标是成为集大熊猫饲养、繁育、研究、野化培训与放归研究以及公众教育和高端科学观察为一体的世界一流的大熊猫研究中心。基地分为大熊猫饲养、野化培训和野生动物公众教育3大功能区,配备59套大熊猫圈舍、游客接待中心、科研办公楼、科普教育中心、兽医院以及大熊猫过渡、野化培训区等配套硬件设施。

    首批大熊猫回家,标志着卧龙的灾后重建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卧龙、都江堰、雅安碧峰峡三个基地组成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是全国规模最大、世界一流的大熊猫科研与自然保护教育基地。

    2008年,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基地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深受重创,32套大熊猫圈舍严重被毁。震后,在国家林业局、四川省林业厅等上级部门的帮助下,研究中心紧急将60多只大熊猫分批转移,其中32只被转移到全国各省、市兄弟单位寄养,其余的被转移到位于四川雅安市郊外的碧峰峡基地紧急安置。

 
 
 相关链接
· 卧龙大熊猫“武杰”“沪宝”启程赴新加坡
· 四川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同意将所寄养大熊猫留在云南
· 荷航以“卧龙自然保护区”命名客机
· 四川省阿坝州卧龙镇至耿达乡"生命线"7日晚抢通
· 暴雨致四川卧龙近6000人受困 大熊猫采食困难
· 国家林业局视察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灾后重建工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