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在陕县张汴乡曲村,几位村民在对一座地坑院的窑洞进行加固。
近年来,河南省陕县按照“保护先行、协调开发、注重品牌、永续利用”的思路,对全县境内的数百座由于风雨侵蚀、年久失修坍塌、废弃的地坑院进行维护修缮,加强保护和管理,并挖掘其潜在价值,进行全面开发,确保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地坑院又称天井窑院,是一种“平地挖坑,四壁凿窑”的独特民居形式。目前陕县100多个村落中尚存近万座地坑院。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10月30日,在陕县张汴乡曲村,村民们在对一座坍塌的地坑院进行修缮。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位于陕县张汴乡曲村的一座已经改造翻新过的地坑院(10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10月30日,在陕县张汴乡曲村,几位村民在一座坍塌的地坑院内施工。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位于陕县张汴乡曲村一座还未进行修缮保护的地坑院(10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10月30日,在陕县张汴乡曲村,一位村民在垒砌一座地坑院的甬道进口。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