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9日电(记者 吴晶 傅勇涛 季明)“高速公路有了,97号汽油有了,可是路边厕所还很脏,要先把卫生间管好。”十八大代表、海南省政法委书记肖若海开门见山的话语,引起记者关注。
9日上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海南省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媒体开放日,通过“客观认识自己”的介绍,正在向外界呈现我国最大经济特区“科学发展观”的微缩版。
“有很多数字,不一一列举,但从海南的省情可以看出,我们欠发达的国情没有变,贫困的帽子没有完全摘掉。”十八大代表、海口市委书记陈辞说,一些讲话“歌功颂德”,觉得“了不起”,说话声音“嗓门也粗了”。其实还是要牢记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过去10年,海南每年GDP增长10%,近5年达13.4%,财政年均增长25%。以“最长最美海岸线”而著名的三亚更是成为五星级酒店林立的高速发展区。但是,十八大代表、三亚市委书记姜斯宪对记者说的却是这样一件事:“有市民给我写信,看警察锯树,就是用手工锯在干,效率不高,这说明我们还要发展,还要提升。
“发展”,在代表们的发言和答问中提得最多,但是“怎样发展”却在不同领域有着各具特色的科学规划。
“义务教育阶段要进一步实施教育扶贫,中职教育要实现企业和学校联合办学,高等教育要大胆引进国内外优质资源。”十八大代表、海南省教育厅厅长胡光辉说,虽然海南开创性地实施了教育扶贫工程,在全国率先实施中等职业教育,但是海南教育的基础依然很弱,要敢于改革和创新,不能“按部就班、亦步亦趋”。
十八大代表、儋州市委书记张琦说,海南要把城乡一体化建设作为一条路径,用打造风情小镇作示范、作抓手,一方面要抓好基础设施,一方面抓好特色产业培育。
从发展新型工业是否会影响“绿色崛起”,到“生态文明”如何实现软硬件两手抓,从如何让民众更好享受人均GDP超过4400美元的发展成果,到城镇化建设如何规划……中外记者对海南的关注,聚焦在已经实现的发展和发展产生的问题上。
“保护环境也是发展的重要组成。去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1100个城市空气质量评估,海口位列前茅。”
“生态是立省之本、立身之本,宁可牺牲发展速度,也不能牺牲生态环境。”
“GDP老百姓不关心,他们更关心工资收入、孩子上学、住房保障。”
或宏观,或微观,从书记到省长,从市长到群众,海南代表团里的26个成员用具体而微的方式,诠释着他们理解的科学发展观。
“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是综合指数,需要科学发展来不断提高。”十八大代表、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的话,记在了在场很多记者的本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