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青海省先行探索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11月12日 10时13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西宁11月12日电(记者 何伟)记者从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了解到,为促进三江源头生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青海省先行探索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已陆续启动实施涉及11个方面的具体补偿政策。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受多种因素影响,这里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影响到源区及中下游水域。2005年国务院批准实施《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共包括22个建设项目,总投资75亿元。

    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李晓南介绍,近三年来,青海省采取提前垫付等办法,增加工程投资,加快工程进度,截至今年8月底,累计安排下达投资56.7亿元,占总投资的76%,已完成投资54.5亿元。目前,能源建设、鼠害防治、退耕还林还草、人工增雨和生态移民等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三江源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据了解,为有效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青海省政府结合实际及财力状况,于2010年10月底出台《关于探索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和《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试行办法》。2011年青海省统筹安排资金25亿元,启动实施了“1+9+3”教育经费保障补偿、异地办学奖补、农牧民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草畜平衡补偿、牧民生产资料补贴、扶持农牧民后续产业发展和农牧民基本生活燃料费补助等7项补偿政策,惠及22.4万名学生和3.9万名农牧民。

    今年,青海省财政、气象等部门出台实施生态环境监测评估、草原生态管护机制两项补偿政策,下达资金1.4亿元,主要对各地开展生态监测与评估工作给予必要的设备购置经费,并从农牧民中招募近万名生态管护员进行草场日常管护,使相关工作步入常态化、规范化管理。

 
 
 相关链接
· 三江源生态治理两项科研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
· 青海省倾力建立长效稳定的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
· 三江源地区:9.5万多名农牧民饮水困难得到解决
· 青海省环保厅:三江源区生态功能已经明显恢复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