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明年将赴南海开展试验性应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11月16日 11时18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青岛11月16日电(记者 张旭东、徐冰)记者日前从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了解到,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明年将牵头组织“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试验性应用,执行“南海深部科学计划”。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刘峰介绍,预计明年4月底或5月初,“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在南海开展试验性应用,执行“南海深部科学计划”,主要是为科学家研究南海的形成、发展和今后的趋势提供技术支撑,作业区域包括一个冷泉区和一个海山区。

    “如果条件允许,‘蛟龙号’还将在我国东太平洋的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探合同区开展作业。”刘峰说。

    刘峰表示,“蛟龙号”试验性应用是国家深海基地在基本建设同时,开展业务化运行的首要任务。“过去,国家深海基地是‘蛟龙号’载人深潜海试的参与单位,现在是牵头单位。角色的转变带来了很多挑战,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将众多的参与部门和单位拧成一股绳,让大家精诚合作,圆满完成试验性应用。”

    刘峰透露,国家发改委已经正式批复“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新母船的建造项目。

    刘峰还介绍说,国家深海基地正在制订第二批潜航员的选拔、培训和考核标准及方案,共计划招收6名,预计明年上半年完成选拔。“我国已经完成首批两名潜航员招收和培训工作,在选拔、培训和考核标准方面有一定基础,但随着我们对深潜认识的加深,正在优化方案。”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为推动中国深海运载技术发展和中国大洋国际海底资源调查及科学研究而研发的高技术装备。历经10年的研发与海试,今年6月27日,“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至7062米,标志着其正式转入试验性应用阶段。

执行载人7000米级海试任务的“蛟龙”号返抵青岛

    7月16日,三名深潜员在欢迎仪式上。当日,搭载“蛟龙”号深潜器的母船“向阳红09”返抵青岛奥帆中心码头,国家相关部门及青岛市民代表近千人举行仪式迎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队伍凯旋。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新华社山东青岛7月16日电(记者 刘奕湛、罗沙)16日,执行载人7000米级海试任务的“蛟龙”号顺利返抵青岛。至此,历时44天的“蛟龙”号圆满完成了本次海试任务,也标志着“蛟龙”号10年研制和海试工作圆满结束。

    2012年6月3日,“向阳红09”船自江阴起航奔赴马里亚纳海沟执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任务。本次海试,共完成6次下潜试验,其中3次超过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

    据介绍,海试期间,参试队员对潜水器289项、水面支持系统24项功能和性能指标进行了逐一验证,对关键指标进行了多次验证。此外,开展了坐底、定深定高航行、近底巡航和海底微地形地貌精细测量作业内容,取得了地质、生物、沉淀物样品盒水样,并记录了大量海底影像资料,实现了人类首次亲临7000米深的海底开展作业和科学研究实验。 >>>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 刘赐贵向胡锦涛等介绍"蛟龙"号研制、海试及应用
· "蛟龙"号载人深潜海试队凯旋 李克强致电祝贺慰问
· 图表:中国“蛟龙号”完成7000米级海试胜利凯旋
· "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凯旋之际访海试现场总指挥
· 我国将建造一艘全新工作母船搭载“蛟龙”号
· “蛟龙”号有望明年赴南海海域执行南海深部计划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