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台湾新竹11月22日电(记者 张勇 任珂)第二届两岸产业合作论坛22日在台湾新竹闭幕。通过本次论坛,两岸产业界达成多项共识,包括将两岸产业合作与双向投资紧密结合起来,挖掘新兴产业合作的潜力,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开展园区合作等。
两岸产业合作论坛由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产业合作工作小组主办,每年轮流在两岸举行。第一届论坛于2011年10月在江苏昆山举办。这次在台举行的论坛以“两岸产业合作突破与创新——共商发展,共创双赢”为主题,来自海峡两岸的产业界人士和有关专家学者围绕“两岸产业合作模式回顾与前瞻”、“深化产业合作与促进双向投资”、“新兴产业合作与中小企业发展”等3项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研讨。
与会代表认为,当前,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岸产业合作已经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面对机遇与挑战,为进一步深化两岸产业合作,应深入调研进展情况,总结成功经验,进一步探讨新的成熟模式;深刻剖析遇到的瓶颈问题,研究解决方法,摸索适合两岸产业发展现状的新思路。
双向投资均衡发展是产业合作水平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两岸经济互补性很强,在很多领域都有各自的比较优势,“陆资入岛”投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三年多来,台方逐步扩大对“陆资入岛”投资的开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两岸的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会代表在讨论中提出,希望台方继续协助解决大陆企业入岛投资遇到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放宽投资限制,促进双向投资均衡发展。
来自两岸的产业界代表们在分组讨论中表示,两岸经济发展到当前阶段,都面临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升高、外部需求疲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代工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生存困难等问题,两岸产业迫切地需要转型升级。当务之急,既要尽快为生存困难的企业找到出路,也要为两岸产业的长远发展做好谋划。从两岸产业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大陆“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台湾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出重点发展观光旅游、医疗照护、生物科技等六大产业,以及云端运算等四大智能型产业。比较来看,两岸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空间很大。大陆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也有高新技术开发区等高科技企业成长的良好土壤,台湾既有工研院这样的高科技研发中心,也有科技园区、出口加工区等高科技企业聚集地。两岸应以园区合作为平台,探索高科技产业合作,促进两岸产业转型升级。园区合作可以实现中小企业集群,创造良好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另据本社记者从本次论坛上获悉,两岸产业界专家近日就LED照明、TFT-LCD、无线城市、汽车产业、低温(冷链)物流等多个产业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总结,确定了下一步工作方向。
其中在LED照明方面,双方同意持续以“试点示范”推动两岸LED产业交流,并通过两岸技术研发与产品应用的结合、研拟共通标准,创造市场商机,建立中华品牌,加速落实LED照明普及与节能减排目标。
在无线城市方面,双方已同意共同努力在台建立TD-LTE试验网和开展无线城市创新应用试点工作,以便两岸无线城市试点合作深入开展。
在低温(冷链)物流领域,双方同意在企业合作试点的基础上,促成两岸产业链结合,积极探索物流园区合作,引导两岸业者集聚发展,尽速落实已签订之试点合作意向。
关于两岸园区合作,双方将积极支持两岸园区之间开展两岸产业交流与合作,以园区为平台,推动两岸扩大产业链的延伸与配套,实现产业合作的规模效应,推进双向投资均衡发展,提升产业合作水平,发挥先试先行的示范作用。

台湾电子商务产业欲借大陆市场开拓万亿年产值
新华社台北11月19日电(记者 谭喆 殷家捷)今年台湾电子商务年产值预估比去年增长17%,达6600亿元(新台币,下同),2015年计划达到1万亿。其中,大陆市场将是岛内电子商务业者的发展重点。
这是新华社记者19日从台湾经济主管部门在台北举行的有关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研讨会上获悉的。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电子商务产业成为台湾少数逆势增长的产业之一,发展前景看好。与此同时,相较台湾1000多万的网民数量,大陆逾5亿的网民规模让岛内业者更加向往商机无限的大陆市场。 >>>详细阅读
第四届海峡农博会:“开心农场”进入市民家居
新华社福州11月22日电(董建国 黄献光)田里的蔬菜、花卉也能种在阳台、墙壁?每只年产16公斤蛋的鸡苗哪里买?正在福建漳州举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农博会上,新品种新技术展区场面火爆,高新科技和创意装备吸引众多两岸民众。
福建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实施二年来,主攻莲雾、优质苦瓜、名贵中药材金线莲、优质肉鸭、珍贵树种等10大种业产业链的关键技术,已累计助农增收36亿元,带动关联企业投资20多亿元。
农博会上,百姓自家的盘中餐可以种在阳台、墙壁和客厅栅栏。由福建省农科院研发的家居种养系统,应用模块化栽培容器、时序控制器、新型灭菌灯、专用营养液、环保基质等技术,自动控制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只要2个礼拜,无污水栽培、自种自养的绿色蔬菜即可采摘,现实版的“开心农场”进入市民家居。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