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记者 胡浩)为期两天的2012年应急管理国际研讨会25日在北京落下帷幕,来自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及专家学者共400多人为提升我国应急能力建设献计献策。
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建华认为,随着全球现代化进程加快,对科技依赖程度加深,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影响加剧。世界各国人员往来日益频繁,突发的公共事件日益呈现出发生概率更大、破坏力更大、影响力更大的特点,如何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挑战。
他建议,由于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巨灾给世界各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应加快推进巨灾预警综合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应对巨灾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和应对方案,推进巨灾防御工程建设,建立区域性的国际性巨灾研究中心,加强对巨灾发生的机理、活动规律及多次发生灾害相互关系的研究,开展应对巨灾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
中欧应急管理合作项目联合体主席让·保罗·基洛说,中国和欧洲曾在汶川和海地地震救援中有过多次合作。建议今后共同建立清晰有效的跨国应急战略,应对各种紧急事故的威胁,为民众提供最有效的保护。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洪毅建议,完善重点领域监测网络和预测预报系统,构建综合预警平台,加强对国民经济和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基础设施和重点领域的监测信息建设,提高全球性灾害事件的监测预警合作水平。
2012年应急管理国际研讨会由国家行政学院、公安部、民政部、卫生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共同主办,会议以“加强应急能力建设”为主题,围绕应急管理协调联动、应急保障能力建设、风险评估与突发事件预警等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