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
12月2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道路决定命运 发展才能自强
——复兴之路启示之二
一个国家和民族,有了正确的道路,人民的奋斗才能充满信心,命运的航船才能乘风破浪。
“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的三个“牢记”,回首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和责任担当,发人深思、给人力量。
历史蕴含着盛衰兴亡的深刻哲理。鸦片战争期间虎门的大炮,列强瓜分中国的“时局全图”,《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复兴之路上耐人寻味的片段,定格了令人感慨的历史瞬间,让我们深切体会到:正是因为“社会制度腐败,经济技术落后”,近代以后中华民族才会遭受深重苦难;正是因为奋起抗争、发展自强,我们这个民族才能“拼将十万头颅血”,终把乾坤力挽回。
道路决定命运。百余年来为救亡图存,无数仁人志士留下多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悲愤,付出多少“春云碧血,秋雨黄花”的牺牲,却终究壮志难酬。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硝烟弥漫的战争时期,激情燃烧的建设岁月,波澜壮阔的改革大业,这条复兴之路筚路蓝缕的伟大历程,让我们深切体会何谓“来之不易”、何谓“弥足珍贵”、何谓“倍加珍惜”、何谓“始终坚持”。用老百姓的生活和新中国的发展作证,沿着这条道路,我们才能够实现吃饱穿暖、免除农赋等千年梦想,才能够完成港澳回归、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等百年盛事,才能畅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发展才能自强。回望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持续奋斗,百年中国跌宕前行的潮流,当代中国举世瞩目的进步,无不说明“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旋律。发展了,五千年中华才有古树新枝的传奇;不发展,13亿中国人一点出路也没有。今天的中国,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梦想,但历史的足音也警醒我们: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掉以轻心。立足“三个没有变”基本国情,迈向全面小康两个“百年目标”,前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梦想不可能一气呵成,我们还需长期努力坚持发展、艰苦奋斗推进发展、改革创新提升发展。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我们的奋斗是未来中国的基石。谨记三个“牢记”,全党同志夙夜在公,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定能创造中国道路更多辉煌,赢得中华民族更大光荣。

12月1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勿忘昨天 无愧今天 不负明天
——复兴之路启示之一
“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三句诗,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铸于百余年中国沧桑巨变的历史图景,展现于几代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令人感慨、催人奋进。
梦想不可丢。“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四万万民众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宰割”,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复兴历史,从这深重的苦难中拉开大幕。自新、自救、自立、自强,不灭的梦想引领一个民族穿越“千年未有之变局”,战胜“千年未有之强敌”,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开启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中华民族对梦想的执着坚持,展示的是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情怀,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伟大精神。在新的征程上,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对复兴梦想的不懈追寻始终是我们的动力之源、勇气之源。 >>>详细阅读
新华时评: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实干成就"中国梦"
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记者 黄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基本陈列时指出,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总书记的讲话,鼓舞着全国各族人民通过实干成就“中国梦”。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