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温州12月5日电(记者张和平)12月5日,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在温州举行,温州实施的民办教育改革经验受到大会参加者的肯定。
温州是中国民办教育改革的先行先试地区之一。2011年10月以来,温州市相继出台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的“1+14”政策,即1个纲领性文件及14项配套实施办法,从登记管理、财政扶持、融资政策、队伍建设、产权属性、合理回报、税费优惠、土地政策、治理结构、办学体制、金融支持办法、最低工资指导线、会计核算办法、社保补充规定等方面全面进行制度重建,对原有体制、机制实现创新与突破,并在100家民办教育机构率先实施。
其中,在法人分类上,对民办教育机构重新按营利、非营利性质进行分类登记、管理;在信贷上,探索民办学校允许将自有资产、学费收费权和知识产权等作抵押、质押贷款;在产权和回报上,规定出资财产属于民办学校出资人所有,允许获得一定的利润回报;在待遇上,民办教师均按公办学校教师标准参加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退休费、住房公积金、困难救助等待遇,参照公办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标准,制定民办学校教师工资指导线等。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认为,温州市的改革注重基础设计和制度建设,突出重点,解决关键问题。这些经验值得其他地方学习,也为制定全国性的政策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此次全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的主题是“推进改革,优化环境,提高质量”。会上,浙江、黑龙江、陕西等省的教育部门以及西安欧亚学院等民办教育机构也作了民办教育经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