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12月7日电(记者屠国玺)兰州市从近期开始公布主城区分区域的“降尘量”,以对城区大气主要污染源之一的尘类污染加大管控力度,改善大气质量。
受黄河河谷地带的特殊地理地貌以及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兰州市成为我国北方冬季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冬季供暖期会集中出现中度、重度污染。而造成大气污染的各种因素之中,包括汽车尾气、工地拆迁、路桥建设以及建筑工地等造成的尘类污染占有比例超过了30%,成为城区大气主要污染物。
据兰州市环境监测站站长李磊介绍,降尘属于低空粗颗粒物,受气象等条件发生转移传输的距离较短,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出该区域的降尘情况。兰州市分区域公布“降尘量”,就可以对城郊各县区进行比较考核,以督促这些县区加大对尘类污染管控力度。
李磊说,在城区设置13个国控自然降尘监测点位的基础上,从今年11月中旬开始,兰州市环保部门开始以周为周期公布位于兰州市近郊四个县区的“降尘量”,到目前为止已经公布了4周的相关数据。李磊说:“对比数据我们发现,在这个指标公布以后,兰州市各个县区的降尘量是逐周下降的。”
据了解,兰州市从今年夏天启动投资总额达700多亿元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对造成大气污染的工业项目、燃煤锅炉、机动车尾气和供热用煤等方面展开了治理行动,计划通过3年时间使兰州市区大气污染严重的局面得到彻底扭转。
另外,从12月1日起,兰州市开始正式监测并试发布包括PM2.5在内的6项空气质量监测指标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