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12月10日电(记者 于力)曾经是偷渡案件发案重灾区的大连大窑湾港,近年来反偷渡管控工作从边检站独管的“独角戏”,变成口岸多部门联动的“大合唱”,成效显著,目前已连续8年偷渡案件零发案。
作为我国境内四大深水中转港之一的大窑湾港,年集装箱吞吐量已超过600万标箱,高效的集装箱运营在推动了沿海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口岸反偷渡管控压力与日俱增。
“反偷渡工作如若单打独斗,会漏洞百出。”大窑湾边检站参谋长张福强介绍说。
为了遏制住有恃无恐的偷渡活动,大窑湾边防检查站会同口岸委、海关、公安、船务公司等48家相关部门确立了“打‘蛇头’、抓现行、挖团伙、严管防”的工作思路,明确对运往偷渡敏感国家和地区的集装箱加施反偷渡封志,这个封志由边防检查站负责制作、发放和管理,对没有反偷渡封志或封志、箱号不符的集装箱,一律不得装船起运。
大窑湾边检站还协调成立了由政府、海关、检验检疫、公安、码头企业共同参与的口岸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反偷渡综合演练和信息综合研判制度,形成了“政府牵头,边防主管,口岸查验单位群管,相关企业自管”的“反偷渡社会综合治理模式”,定期开展反恐、反偷渡处突演练。
据介绍,大窑湾边防检查站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引进了高清晰度闭路监控系统,分别在口岸码头、现场值班室和边检站指挥中心安装了监视屏幕及操作键盘,对整个港口作业码头实施24小时立体监控,全方位立体式对口岸反偷渡工作进行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