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三农新亮点:农业产业化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12月18日 17时29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新华社记者于文静、董峻)来自农业部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数量已超28万个,辐射带动全国四成左右的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龙头企业数量达11万多家,年销售收入突破6万亿元,提供的农产品及加工制品已占市场供应量的三分之一,占主要城市“菜篮子”产品供给的三分之二以上。

    保护农民利益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核心目标。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密切与农民的利益关系,目前采取保护价和加价收购农产品、利润返还、股份分红等方式,实现企业与农民共享产业化发展成果,带动农户达1.1亿户,农户加入产业化经营年户均增收2477元。

    许多地方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日益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区集中,涌现出一批主导产业突出、规模效应明显、组织化程度较高的龙头企业集群,带动了储藏、包装、运输等配套产业。2011年,农业部认定第一批76个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基本涵盖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和“菜篮子”产品,聚集规模以上龙头企业4000多家,辐射带动1680多万农户,吸纳就业137万人,为县域经济发展培育了重要支柱。

    如果说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大舰队”,农民专业合作社则算是“小舢板”。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快速增长,产业分布广泛,涉及种养、加工和服务业。一些地方还集成利用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目前全国2.6万家合作社实现了产品质量可追溯,4.6万家合作社注册了商标,3.1万家专业合作社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等产品质量认证,1523家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对接分散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重要途径,成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重要依靠,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力量,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突出亮点。”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评价说。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确定,要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一些农业专家表示,当前我国龙头企业整体实力还不强,近三分之二的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在规模以下,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利益联结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今后应鼓励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订单农业,鼓励农户、合作社以资金、技术等要素入股龙头企业。

    对此,农业部提出力争用3至5年时间,培育10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重点行业领军企业,创建500个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订单农业覆盖面扩大到50%以上,辐射带动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比重超过50%,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年户均增收达到4000元以上。

    韩长赋强调,要引导龙头企业把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规范合同内容和签订程序,明确权利责任,逐步实行合同可追溯管理,使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同时,支持龙头企业与合作社有效对接,鼓励龙头企业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推进企业与合作社深度融合发展。

 
 
 相关链接
· 农业部发布2012年9月全国生猪疫情
· 全国畜牧系统办公室研究建立工作联动机制
· 农业部副部长会见国际马铃薯中心主任帕米拉女士
· 韩长赋:全力以赴开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