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华时评:“不当警示语”背后是不良政风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12月20日 19时32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 黄冠)近日,毕节市何官屯镇部分垃圾箱上喷制了“严禁人畜入内,违者责任自负”的警示语。联想到不久前该市曾发生5名儿童在垃圾箱冻死的悲剧,网民对这些“不当警示语”表示强烈不满。对此,当地有关部门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并指出:“不当警示语的出现,暴露了何官屯镇在工作中存在群众观念不强、工作方法简单、责任心不强等问题。”

    “不当警示语”引起舆论关注之后,有关部门能及时作出回应、整改,这或可称作转变工作作风的一个进步。但也要看到,“不当警示语”的出现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在网络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这对抓作风、改政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官员的不当言行,政府工作中的不当做法,甚至过去习以为常的穿戴打扮、迎来送往,都可能成为舆论监督的对象。在垃圾箱上喷制“不当警示语”,不免让人产生地方政府推卸责任的联想。

    “不当警示语”是一种不良政风的表现。垃圾箱里冻死儿童,表明当地在对困难群体的救助方面存在死角。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做大量的实际工作,而不是刷标语、作提示以求撇清责任。

    抓作风、改政风贵在讲求实效。最近,中央政治局通过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而且中央领导同志率先垂范,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形成良好的党风政风,必须力戒形式主义。党政机关及其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抓作风、改政风效果如何,关键不在于自说自话、自我评论,而在于接受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要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改起,多听群众意见呼声,群众盼什么就努力做什么,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要杜绝“不当警示语”现象再次发生,应当痛下决心抓作风、改政风,以优良的政风凝聚民心、带动民风。

 
 
 相关链接
· 新华时评:要科学有效的防止“利益冲突”
· 新华时评:居民反映为何未挡住倒楼悲剧
· 新华时评:牢记最大国情最大实际—谈当前与长远
· 新华时评:罗阳式脊梁能够挺起民族复兴希望
· 新华时评:交通违法挂钩个人信用应慎之又慎
· 新华时评: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实干成就"中国梦"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