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元旦”一词沿用数千年 现行“元旦”仅“64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12月31日 17时20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天津12月31日电(记者周润健、蔡玉高)辞旧迎新。1月1日,将迎来崭新的2013年,人们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元旦”。天文专家表示,“元旦”一词在中国农历中已沿用了4000多年,但现行“元旦”为1949年所定,随着2013年的到来,它也只有“64岁”。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元旦,在中国汉语中是一个合成词,“元”是“开始”或“第一”的意思。“旦”是一个象形字,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我国殷商时代的青铜器就有“旦”的象形字了。

    在历史上,“元旦”有许多称谓,如“元朔”、“正旦”、“元正”、“新年”、“初年”、“太岁日”、“岁日”、“开年”、“开岁”、“鸡日”等,但在众多的称谓中还是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

    因朝代不同,采用的历法也不同,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初一为元旦。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公历1月1日为“新年”,正月初一为“春节”。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改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元纪年。从此,正式将公历1月1日称“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相关链接
· 中央及国务院各部门积极部署 保障公众欢度"两节"
· 元旦期间北方天寒南方雨雪 出行需注意防寒保暖
· 国家计算机病毒中心:元旦假期谨防网络安全事件
· 河南省发出通知做好2013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
· 交通运输部要求做好元旦和春节期间交通运输工作
· 中办国办通知要求切实做好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