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风雪,我们同行
——内蒙古干部群众抗击风雪灾害纪实
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31日电(记者景如月 张丽娜 王春燕)2012年冬季,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的大雪比往年提前了一个多月。风雪突然来袭,不少农牧民猝不及防,一些农牧户的庄稼和牧草还没有来得及归仓。随后频发的强降雪导致锡林郭勒盟、赤峰市等东部5个盟市牧区受灾,局部地区灾情严重。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灾情就是命令。灾情发生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打响了抗灾救灾攻坚战。
抢通道路、调运草料、民政救济、出栏牛羊……记者走访灾区了解到,各受灾盟市都相应采取了有效措施,提升灾害应急响应等级,干部包村包户,组织农牧、民政、交通、财政等部门深入灾区核查灾情,选派技术人员深入抗灾一线进行技术服务和指导。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信息显示,各级财政部门抓紧资金调度,确保抗灾救灾资金需要。各受灾地区已投入抗灾资金2.39亿元,累计发放救灾被褥1.3万套,从试点饲草料储备库紧急调运饲草150万公斤,出动抗灾人员1.3万人次,出动车辆1371辆次,派出技术人员1000余人次。
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牧民阿拉坦敖其尔说,11月初的那场大雪,造成他家的480只羊和26头牛连续13天无法回家,直到牧民合作社的铲车开通道路,牛羊才安全回到家。“农牧业局还帮助我们联系买家出栏了一部分牛羊,这样就减轻了不少饲草料压力。”
记者在巴林右旗政府见到了刚从灾区赶回来的副旗长鲍山。他说,灾害造成境内所有国省干道及农村牧区道路交通中断,农牧业生产设施受损严重。现在,县处级领导都到各自的扶贫联系点蹲点抗灾,旗里已经发放临时救灾资金30万元,同时还发放了救灾粮和被褥,使各苏木镇受灾的农牧民群众和缺粮的农牧户得到了初步安置。
据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气温进一步降低,新一轮降雪很可能导致灾情加重。一些基层干部群众分析认为,今年夏季雨水好,牧草生长得比较茂盛,不少牧民目前仍有储备的饲草料;但是,由于秋季连续降雨,紧接着又连降大雪,许多地方农牧民未来得及收获的庄稼和饲草被大雪掩埋,造成牲畜饲草料紧缺,最困难的阶段将出现在春节前后的接羔时期,应提早预防,保住牧民的基础母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