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月8日电(记者 田建军)全国首家内河水上搜救综合训练基地7日在此间建成并投入使用。长江海事部门称,此举标志着长江水上搜救体系开始步入培训、演习、考核和实战一体化时代。
长江海事局局长王茹军说,该基地是交通运输部和湖北省规划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承担全国内河水上搜救综合训练工作,并实现长江水上搜救培训、演习、考核、实战的一体化,将大大提高长江水上搜救能力,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介绍,近年来,按照交通运输部要求,长江海事局全面加强水上应急能力建设,建立了“三级指挥四级待命”应急反应机制;组建并有效运行10个水上搜救中心、37个分中心和126个应急救助站点,实施24小时应急值班待命;建立了以“12395”水上专用报警电话为主、船载VHF电话以及移动通信为辅的报警信息网;在全线推广应用电子巡航系统,并率先使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巡航救助等,初步形成了长江水上安全监管与救助一体化体系。
统计显示,近5年来,长江海事部门共救起水上遇险人员21778人,遇险船舶1654艘,人命救助成功率达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