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甘肃武威:“气象站”进大棚 农户种菜更“靠谱”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1月10日 16时39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兰州1月10日电(记者 白丽萍 王博)农民蔬菜大棚里出现了“自动气象监测站”,这样的新鲜事就发生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的蔬菜大棚里。

    时值严冬,地处沙漠边缘的武威已是一片冰天雪地。地处石羊河流域的武威市凉州区干旱缺水,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当地政府不仅动员农民发展节水高效的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同时引导大家利用高科技增收、增产。

    凉州区高坝镇蜻蜓村也是如此,大棚蔬菜早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大棚内几十平方米的地上竖着几根风向杆,还有温度表,自动检测气象站矗立在绿莹莹的蔬菜中,显得格外“现代”。温室大棚外安装的电子显示屏,随时滚动播放着观测数据、最新天气预报信息和每日气象服务信息。

    “棚内温度28℃,需要给大棚放风了。”郑银看到村中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上的信息后,赶到自家的蔬菜大棚。

    郑银是凉州区蜻蜓村的种植示范户,也是技术带头人。蜻蜓村村民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大棚蔬菜种植,棚里辣椒、黄瓜轮作种植。

    2012年武威市气象局在他家的蔬菜大棚里建设了一个自动监测气象站,是设施农业小气候观测站实验项目,能通过数据传输器将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地温等数据传输给气象局。

    数据经气象专家分析后,可将实时的棚内气象监测信息、蔬菜病虫害预报等信息发送回村里的信息显示屏,也给其他菜农提供参考。大棚户可根据棚内温度高低、二氧化碳浓度高低采取措施,科学管理大棚。

    在郑银看来,这个自动气象站作用很大,它可以使每个蔬菜大棚增产,还可以提高蔬菜的品质。郑银随手摘了个青椒笑盈盈地对记者说:“俺的辣椒都长得差不多了,冬季里的辣椒比其他季节要贵,过一阵子还得涨价哩!这样算来俺一年收入三四万元没问题。”

    武威市气象局农业气象试验站副站长丁文魁说,温室大棚对光照等气象条件的要求非常强,室内小气候和室外大气候对蔬菜生产的影响至关重要,现在当地农民最关心的就是“自动监测气象站”播出的信息。

    据武威市气象部门介绍,目前,武威凉州区累计建成日光温室9.6万亩、拱型温室0.9万亩。开展类似这样的小气候气象观测和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凉州区有三个,实现农业生产科技服务具有良好的示范效果。今后还将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关链接
· 甘肃张掖市发生一起煤矿透水瞒报事故造成4死5伤
· 甘肃2月1日起调整特殊用药等药品最高零售限价
· 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基本完成
· 甘肃改善住房条件 80多万户农村居民危房变新居
· 甘肃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86万户 补助逐年提高
· 甘肃召开人口计生工作会议分析形势明确目标任务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