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华时评:“拦卡堵截”等错误做法换不来稳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1月11日 18时45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呼和浩特1月11日电(记者 张丽娜)日前召开的全国信访局长电视会议引起了强烈关注。在事关百姓切身权益、社会安定和谐的信访问题上,如何真正转变作风,转变态度,纠正粗暴“拦卡堵截”正常上访等错误做法,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话题。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各地各部门多年来下了不少力气,全国信访总量的统计数字也好,连续多年的下降趋势也好,人们看到了信访工作的进展,也读出了沉甸甸的责任和种种无法回避的挑战。

    信访群众或许就在你我的身边。在记者采访中,有的老上访户走了几十年的上访路,大半辈子都耗在上访问题上;还有的上访户由于诉求长时间得不到解决,最后变得精神异常,个中艰辛无需赘言。

    上访妈妈被劳教、曝光后被查的“黑监狱”……不断出现的事例暴露了当前客观存在的问题,让公众对“拦卡堵截”现象心忧心痛。一些地方的干部不是正确对待群众的信访权利和反映问题,而是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严防死守。还有的基层干部,采取推诿塞责等办法应对,致使矛盾突出激化。

    剥夺百姓信访权利,堵塞的是民意通道;一味“拦卡堵截”,换不来社会的稳定。应当看到,群众上访的问题很多恰恰是社会发展留下的欠账,有的是需要改革攻坚的难题,通过接待上访群众,党和政府可以更好地体察民情冷暖,调节相应的政策。

    漠视民众合理诉求,封堵群众表达诉求的通道,是信访工作之忧,也是社会和谐之痛。而各种围追堵访、私关乱押上访群众等现象之所以屡见不鲜、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严格的问责。转变作风,转变做法,应让追究与问责成为“铁律”,方能对一些地方的粗暴截访行为构成威慑。

    在当前社会转型升级时期,各种矛盾问题不断凸显,信访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只有切实改进作风,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对待信访工作,真正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来做,才能使信访工作真正成为党和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

 
 
 相关链接
· 新华时评:全国政法机关要顺应人民的新期待
· 新华时评:对民间收养群体应当真心帮助
· 新华时评:“黄灯”闪烁之间 让民意“绿灯”直行
· 新华时评:事故瞒报、迟报就是对人民的犯罪
· 新华时评:郑州“房妹”事件立案艰难为哪般
· 新华时评:新媒体报道领导人调研聚合正能量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