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月13日电(记者李荣)13日下午从沪郊金山和松江两区获悉,因违规销售、运输、装卸危险品导致的沪郊部分水域污染事件造成的供水影响正在逐步消除。此前暂时停止供水的松江泖港水厂已确定了恢复供水的时间。因吸入刺激性气味到医院治疗的23人中,目前18人已经出院,5人留院观察,情况稳定。
据松江区新闻办的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经松江区环保、水务和卫生部门连续监测、上海市有关部门复检,水质已符合相关标准。泖港水厂于13日18时通水清洗管网,清洗完成后,当天24时恢复供水。家庭用户启用时,应放水15-30分钟,政府将酌情减免水费。有关部门将继续坚持每小时对水质进行监测。
从金山区政府获悉,从12日6时至13日14时,金山一水厂取水口共进行了33批次原水水质检测,检测结果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其中,苯乙烯监测值从12日23时以后均未检出。出厂水常规水质指标检测全部达标。
1月10日,一艘散装化学品船在金山朱泾镇掘石港进行装载过程中,因其擅自加装的排泄阀未完全关闭,造成部分化学品泄入河道,导致周边水域受到污染。
连日来,上海有关部门全力开展处置工作。截至13日14时,金山共出动各类清污船只175艘次,全力开展清污作业。向水面设置五道围油栏共1000米,投入吸油毡8吨,油污吸收剂1吨,投放打捞草包(吸油)4000多只,打捞水葫芦和各类吸污废物580吨。并采取了投加粉末活性碳、加大太浦河向黄浦江的输水流量等措施,促进原水水质的改善。
12日14时,掘石港恢复通航后,双向已有580余艘船舶通过。金山区还出动16名执法人员,对区域内所有危险品运输企业进行专项检查。

沪郊部分地区水污染事故4名相关责任人被刑拘
新华社上海1月12日电(李荣、朱翃)12日中午,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对外发布消息称,10日晚发生在沪郊朱泾镇、泖港镇的部分水域污染事故原因初步查明,系一艘散装化学品船违规作业导致部分化学品泄入河道造成。目前,4名相关责任人因涉嫌危险物品肇事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另有3人被取保候审。具体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其官方微博“上海发布”中表示,朱泾镇、泖港镇局部水域污染事故初步查明,“系一艘散装化学品船在装载过程中,因擅自加装的排泄阀未完全关闭,造成部分化学品泄入河道,导致周边水域污染。”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