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云南关累1月28日电(记者 周洪鹏)28日下午,中国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水上支队4艘执法船返回抵达云南关累码头,为期4天的中老缅泰2013年首次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结束。
自2011年12月起,中老缅泰遵照《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部长级会议的联合声明》,积极应对湄公河严峻治安形势和安全威胁,密切合作,此次行动是四国开展的第8次联合巡逻执法。
在老挝孟莫港,一艘来自中国思茅的货船“狄鸿号”接受了中老缅泰四国联合巡逻执法部门的检查。货船的船主名叫黎刚,来自中国重庆,来湄公河从事水上运输和贸易已经快二十年了。
执法队员们上船后,先表明了身份,然后对船主的证件、货物、行李物品等进行了逐一检查。这艘从云南关累港出发到泰国清盛的货船一共有5名船员,船头堆满了袋装的大蒜,后舱里是箱装的石榴,总共有130多吨。
执法队员们11点30分上船,11点42分下船,整个检查用了12分钟时间。检查结束后,执法队员们还提醒黎刚要注意航运安全,遇到危险的情况要及时与他们沟通。
船主黎刚告诉记者:“现在的治安好多了,心里也踏实了,从关累到清盛一个月来回两趟,收益还不错。”
据船员介绍,因为现在河流处于枯水期,往来的船只不是很多,现在跑关累-清盛这条线的中国船有50多艘。到了雨季河水上涨之后,船只的数量还会增加,可以直接开到云南景洪港。
为了顺利开展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中老缅泰四国在中国关累建立了联合指挥部,加强情报信息交流和沟通协调,及时有效应对、联合处置突发事件。统计显示,自2011年12月至今,中老缅泰四国8次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共派出执法人员1198人次、执法船艇55艘次,总航程4060公里,总航时333个小时。共开展了4次联合查缉毒品行动,检查船只79艘次345人次、货物3400吨。
经过四国主管部门一年多的努力,当前湄公河国际航运和旅游业得以恢复,各国船员和沿岸民众的安全感逐步提升。据统计,自恢复航运以来,目前已经恢复至往年同期航运水平。

中老缅泰第八次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25日正式启动
新华社昆明1月25日电(周洪鹏、谢丽勋、王定斌)25日7时,在一阵响亮的鸣笛声中,4艘巡逻执法船从云南关累港出发,中老缅泰第八次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正式启动。
据了解,本次联合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30名,为期4天,全程486公里。期间,除开展河道巡逻及公开查缉外,中老缅泰四国还将在老挝孟莫联络点举行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总结推进会。
为确保此次勤务顺利完成,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水上支队制订了详细的实施计划,对途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了充分研判,准备了多套应急方案预案。同时,他们积极与老缅泰三方联系沟通,共享信息,举行了四国联指会议和情报会商等,对当前湄公河的航运安全形势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评估。 >>>详细阅读
中老缅泰第七次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12月2日启动
新华社昆明12月2日电(范玉泉)中老缅泰第七次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12月2日启动。7时30分许,随着3发绿色信号弹腾空而起,4艘巡逻执法船从西双版纳关累港鸣笛起航。
本次联合行动除开展全线巡逻外,四国联合指挥部决定在老挝孟莫至孟喜岛水域及老挝一侧陆上重点地段开展为期2天的联合查缉行动,将对过往可疑船舶、人员、运输货物、携带物品进行检查,依法打击贩毒、贩枪、偷渡等违法犯罪活动,了解掌握过往船舶的活动情况和航道的通行状况,妥善处置发生在联合执法水域内各种应急突发事件。
为确保此次联合查缉行动顺利实施,四国联合指挥部于12月1日在新搬迁揭牌的景洪新址召开了联席会议,共同分析评估湄公河航运安全形势,协商安排再次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和联合查缉行动事宜。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