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文件解读: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 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2月07日 11时22分   来源:新华社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 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记者韩洁 徐蕊)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落实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力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何为高标准农田?当前为何要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

    记者从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了解到,所谓高标准农田,实际上指的是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通畅、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综合标准的旱涝保收农田。

    为解决农业生产徘徊不前、粮食产量连续多年停留在8000亿斤左右的问题,国务院于1988年开始设立土地开发建设基金,专项用于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一项基本任务。

    当前我国粮食供求形势仍处于“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的状况,随着人口继续增加、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消费结构的加快升级,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需求还将保持较快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该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要实现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迫切需要下大力气改造中低产田、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统计显示,2003年到2012年,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共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2.7亿亩,累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810亿斤,占同期全国增产粮食3177亿斤的25%左右,为我国粮食生产“九连增”贡献了四分之一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综合开发在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同时,同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十年扶持近五千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超过两万家农业龙头企业,每年使2200多万农民直接受益,受益农民人均年增加纯收入约500元。

    对于下一步农业综合开发如何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这位负责人表示,不久前《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已提交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联席会议审议,未来将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主体,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两翼,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机制、加强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水平和效益。

 
 
 相关链接
·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土地承包经营权将得到全面保护
·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政策落实怎么样 需回头看看
· 农业部关于做好2013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
· 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解读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