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砥砺奋进的时代图景--本届政府五年工作十件大事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2月27日 10时14分   来源:新华社

砥砺奋进的时代图景
——盘点本届政府五年工作十件大事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记者 赵承、朱立毅、王敏、张辛欣)

    环境:复杂多变。任务:艰巨繁重。五年间,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本届政府恪尽职守,扎实工作,十件大事,勾勒出促进科学发展、推动改革开放、保障改善民生的时代图景。

    “危中求机”:助推经济总量五年翻番

    2008年9月15日,纽约,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由此,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一个月后,中国各主要火车站陆续出现因企业歇业而大批返乡的农民工——金融海啸袭来,中国钢铁、有色、造船等行业经营惨淡,宏观经济指标急速下滑……

    金融危机强烈冲击下,中国迅速应对——

    根据党中央的决策部署,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此后,又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密集出台一系列新政策: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退税率;批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实施“家电下乡”……逐步形成全面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在危机中,寻找发展的机遇。

    仅半年时间,中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率先企稳回升。

    2010年,针对涨幅较大的物价,中国政府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上调利率;2011年年中以后,面对欧债危机的恶化,实施稳增长的政策措施。

    五年来,中国经济保持年均9%以上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从26万亿元增加到约52万亿元,按现价计算翻了约一番。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新增就业达到5870万人。财政收入从5.1万亿元,增加到11.7万亿元,也翻了一番。

    应对危机中加快实施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快于东部地区,长期以来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

    五年间,无论国际经济局势如何巨浪汹涌,我们始终紧握发展的主动权,世界影响力迅速扩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评价说:“如果没有中国对增长和稳定提供的动力,那么全球经济局势可能会更糟。”

    应对危机深刻改变着中国,影响着世界。至今这一进程仍未结束。

    “强农惠农”:粮食“九连增”农民增收“九连快”

    农为天下之本。

    本届政府上任伊始,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的第一个重大专题,就是扶持农业生产。

    五年间,国务院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增加农资综合直补、增加良种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等。尤其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更是密集出台八项措施,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五年五个“中央一号文件”也通过政府的部署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五年间,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计划,将农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受益最大的是农民。

    五年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达到4.47万亿元,年均增长23%。

    到2012年,中国粮食产量实现历史罕见的“九连增”。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连续三年增幅达到两位数以上。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出现了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趋势。

    “上天入海”:以创新锻造发展新引擎

    金融风暴催生新一轮科技革命,各国争抓科技创新,谋求未来发展主动权。

    中国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中央多次出台财税、金融、产业政策,解决制约创新的难题,支持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在4万亿元投资中,用于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的投资约3700亿元,占投资总额的近10%。同时,国务院多次部署:2009、2010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集中投入1000亿元,加快实施一批支撑经济增长的重大科技项目。一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明确了未来20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方向……

    芬兰国际事务研究所中国项目主任林达·亚克森分析表示,中国创新有优势:领导人与科研人员都致力于提高科技水平,政府愿意为科技发展提供大量资金,拥有大量的科技人才。

    五年间,从神舟七号到神舟九号升空,“中国高度”实现华丽转身;“蛟龙”号7062米深海下潜成功,刷新了“中国深度”。 从大型飞机项目开启,到中国高铁延伸演绎着“中国速度”……中国科技创新的铿锵步伐,引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稳步向前。

    “老有所养”:织就世界最大养老保障网

    这是五年中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推进的“时间表”——

    2009年,国家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1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2年上半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域全面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广大农民、城镇无业人员,这些依靠“家庭养老”的人第一次纳入了国家制度保障的范围。

    “新农保”给农民开两个账户,一个是基础养老金账户,各级政府给予60岁以上老人每月55元的养老金;一个是个人账户,即个人缴费,按照每年100元到500元5个档次,由农民自愿选择。政府对个人缴费也给予不低于30元的补助。

    迄今为止,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84亿,1.3亿城乡老年居民领到养老金。

    这与此前建立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一道,织就一张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障网。十七大提出的目标提前八年实现。

    “单就覆盖人口规模而言,这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在世界上历史也是没有先例的。”浙江大学教授米红评价说。

    制度建立起来了,标准有待提高;制度实现全覆盖,转移接续有待改善。养老保险建设仍任重道远。

    “病有所医”:破解13亿人医保的世界级难题

    “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药费能报销,看病不愁钱”。这是参加医保农民的心里话。

    医保,一个世界级难题。对于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而言,更是难上加难。德国《日报》称“中国医保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社会福利计划”。

    五年来,从保基本起步,从强基层入手,党和政府以独特的方式交出一份全民医保的“中国答案”——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公布。次日,医改2009-2011年重点实施方案出台。新一轮医改全面启动。

    三年中,中央财政投资支持2200多所县级医院和3.3万多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使基本药物价格比制度实施前平均降低30%左右。

    五年来,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参保人数超过13亿,覆盖95%以上城乡居民。

    目前,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不少地方,参合农民看病住院报销比例超过60%,住院报销封顶线也提高至10万元以上。

    如今,医改还在继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已至攻坚阶段。

    “住有所居”:启动史上最大规模保障房建设

    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低矮破旧的住房,有的几代同堂,有的甚至居无定所。这一中国城镇化中的“二元结构”,五年来开始破题:

    2007年中央财政开始大幅度增加保障房投入,达到72亿元。2012年,猛增到1858亿元,翻了20多倍。

    2007年,民政部一项调查说,全国被纳入廉租房保障范围的只有30万户。此后五年,全国共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超过3000万套,基本建成1700万套以上。

    过去五年的保障房建设,史无前例。既改善民生,又助力发展,促进公平,可谓一举多得。

    目前,城镇住房中缺乏厨卫的有近5000万套,尚有1200多万户棚户区住房亟待改造。人们期待着保障房建设的宏大续篇。

    “学有所教”:首次实现财政教育投入占GDP4%目标

    2011年6月8日,中南海。国务院常务会议正热烈讨论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问题,焦点直指“2012年实现财政教育投入占GDP4%”。

    4%,其实早在1993年就被写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然而,教育投入年年大幅增长,但要真正实现目标并不容易,这尤其让地方财政感到困难。

    就是在这次会议上议定:“4%”是本届政府向全国人民的承诺。这件事必须完成!

    2012年,财政教育投入首次占到GDP4%,教育成为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支出。

    教育公平,最基本的公平。

    优先发展教育的理念,持续不断的财政投入,带来了教育的显著发展。我国全面实现城乡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惠及1.6亿学生。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学生。

    目前,我国农村和城市贫困家庭的孩子,从上幼儿园起就受到资助,上小学、初中学杂费全免,贫困寄宿生还可享受生活补助;读中等职业高中、普通高中,每年可获1500元助学金;读大学每年可获3000元国家助学金,还可享受财政贴息的国家助学贷款。

    这从制度上努力保证各个学段的学生不会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学可上、求学无门。

    “救灾恤患”:有效应对灾害科学重建家园

    从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到汶川特大地震,从玉树地震到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自然灾害伴随着金融风暴呼啸而来,中国发展雪上添霜。

    面对频发的灾害,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紧急应战,风雨同舟,夺取了一次次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

    “一个善于从自然灾害中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的民族,必定是日益坚强和不可战胜的!”

    在灾难中,中国应急机制趋向完善。汶川地震7个月后,中国就修订了防震减灾法。如今,从国家到地方的应急机制已建立起来,各类应急救援队伍总规模达到100万人,可在最短时间应对危机。

    灾难过后,党和政府对恢复重建制定科学的方案和条例,给予充裕资金支持,实行对口支援,重建美好家园。合理安排居民迁建,加快实施搬迁避让和重点治理。同时,防灾、减灾,成为国务院部署应对自然灾害工作的着眼点……一系列决策,体现出对自然和科学的尊重。

    “从汶川到玉树,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德国《世界报》这样说。

    “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政务公开的本质,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这是制度性防腐的起点,是一段紧跟快赶的路程。

    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12天后,汶川地震25分钟后我国政府就向社会发布灾情信息;6月1日,民政部要求有关部门将所有救灾资金和物资及其使用情况予以全面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中国政府在汶川大地震中的透明态度,赢得了海内外舆论的高度评价。当前,信息公开已经成为处理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原则,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1年,中办、国办印发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新的意见明确提出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提出“推行行政决策公开”,和“强化监督保障措施”,建立问责机制。当年,中央部门出国(境)、公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等“三公”经费在舆论高度关注中,第一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政务公开只是政府自身改革的一个缩影,构建责任政府、法治政府与服务政府的工作仍在进一步推进之中。

    “改革攻坚”:释放发展转型新动力

    5年中,奋力前行的中国,靠的是改革的动力。

    应对金融危机靠改革。危机催生了增值税转型改革,2009年实施当年就为纳税企业减轻税负1200多亿元。

    推动结构调整靠改革。全面推行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费改革,实施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制定出台差别电价、可再生能源加价等,有力推进节能减排。

    实现社会公平靠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在2013年2月初迈出关键一步——国务院批转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等主要目标。

    五年来,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全部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了“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目标。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民间投资、规划教育改革、启动户籍制度改革试点……改革,就像一个巨大的杠杆撬动着中国经济转型。

    改革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仍有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需要破解。五年风雨兼程,五年砥砺前行,开启了一个通向未来的新起点。从这里出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绘就新的蓝图……

本届政府举行最后一次(第234次)国务院常务会议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 赵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日在中南海主持召开本届政府最后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近期部分热点城市房价上涨趋势明显,研究出台了有关调控措施。

    这次会议是本届政府第234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从2008年3月19日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共研究讨论611个议题,涉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开放、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这反映了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本届政府的施政重点,和中国近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走向。

>>>详细内容

   国务院常务会议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由总理召集和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一)讨论决定国务院工作中的重要事项;(二)讨论法律草案、审议行政法规草案;(三)通报和讨论其他重要事项。国务院常务会议一般每周召开一次。根据需要可安排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列席会议。 
                       ——————《国务院工作规则》

国务院常务会议

 2013年

时间

主要内容

02-20

    研究部署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

02-06

    研究确定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部署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决定加快油品质量升级。>>>

01-30

    研究部署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

01-16

    讨论通过《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

01-09

    决定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相关链接
· 本届政府举行最后一次(第234次)国务院常务会议
·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
·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确定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部署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
决定加快油品质量升级
·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
·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讨论通过《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
·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决定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