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全国老龄办:我国城乡失能老人已经超过3600万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2月27日 17时17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记者 卫敏丽)全国老龄办27日发布我国首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蓝皮书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老年人口高龄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失能老年人的绝对规模在迅速增加。目前,我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已经超过3600万。

    “一个失能老人压垮一个家庭的现象,在中国并不是特例。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问题,尤其是护理费用问题,不仅使很多老年人难以应对失能风险,也是制约中国养老服务发展的一大瓶颈。”蓝皮书说。

    根据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国家逐步开展长期护理保障工作,保障老年人的护理需求。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表示,虽然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我国还难以像日本等国家那样,直接规定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但毕竟对长期护理保障工作的重要性有了充分认识,为我们开展长期护理保障制度乃至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探索,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

    提到失独老人养老问题时,党俊武说,中国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约100万个,且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家庭。解决失独老人养老问题,一要靠制度安排,尤其是失独老人一旦失能,长期护理保障就显得非常重要,二要靠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要靠社会关爱。

    他介绍,许多地方和机构已经开始探索长期护理保险。2012年7月,青岛市发布了《关于建立长期医疗护理制度的意见(试行)》,率先在国内实施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此外,北京、上海等地一些商业保险公司开始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开发长期护理保险产品,以解决失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费用问题。

 
 
 相关链接
· 香港人均寿命持续延长 面临人口老龄化严峻挑战
· 上海人口老龄化提高 2015年老年人占户籍人口3成
· 我国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应对人口老龄化
· 回良玉强调:全面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
· 科学生活:老龄化社会如何防治“老年病”?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