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闻分析:12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呈现出哪些特点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2月28日 20时54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记者 王宇、安蓓)国家外汇管理局28日发布的《2012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披露,2012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双向变动明显,“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的国际收支平衡新格局初步形成,跨境资金流动正呈现出以下四大特点。

    首先是资本和金融项目15年来首次出现逆差。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净流出资金368亿美元,而2011年前三季度为净流入2500亿美元。初步统计,2012年全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1173亿美元,这是自1998年以来年度资本和金融项目首次出现逆差。

    其次是跨境资金流动状况进一步平衡。2012年我国跨境资金较以往呈现流入减少、流出增加的格局,总体基本平衡,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局面显著缓解。特别是我国国际收支从1999以来持续“双顺差”,转为“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的新格局,显示跨境资金流动趋向自主调节、自我平衡。

    再次,跨境资金流动的双向变动明显。对比跨境资金流动的季度环比数据可以发现,2012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呈现出“一波三折”现象,经历了三轮短周期波动:第一季度资金流入,第二、三季度资金流出,第四季度资金流出放缓,去年12月份再现较大规模净流入。

    针对波动加大现象,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经济对外开放程度提高,我国经济金融与世界、人民币汇率与全球汇率体系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跨境资金流动有进有出在所难免。

    “我们宜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变化保持必要的容忍度,不能把资金流入或流出的一时增减,简单等同于‘热钱’流入或资本外逃。应树立金融风险意识,理性看待、积极防范跨境资金流动双向变动的风险。”外汇局有关人士指出。

    此外,市场情绪导致资金波动发生明显的钟摆效应。2012年国内企业根据境内外利差、汇差等市场环境变化调整财务运行,由以往“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转向“资产外币化、负债本币化”,大量增持外汇存款,对冲了贸易顺差产生的外汇流入。这种财务行为客观上加剧了跨境资金流动的顺周期波动,形成了围绕贸易投资等生产经营活动资金上下波动的钟摆效应:即经济金融环境向好时吸引资金持续流入,经济金融环境转坏时又容易形成资金大量流出。

    “这表明跨境资金流动自我平衡的基础尚不稳固,对于宏观调控的灵活性、前瞻性和协调性提出了新要求。”外汇局有关人士指出。

    外汇局表示,随着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和跨境人民币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境内外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跨境资金流动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关系越来越复杂化,有效管理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相关链接
· 2012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
· 外汇局:建立健全本外币跨境资金监管 维护安全
· 2011年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减少、波动加剧
· 人民银行:10月流入我国的跨境资金大幅减少
· 国家外汇管理局将继续严厉打击跨境资金违规流动
· 外汇局: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