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北京:深度推进“医疗联盟”引导患者分级就诊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3月19日 11时19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19日电(记者 李亚红)继北京朝阳医院医疗联盟和北京友谊医院医疗共同体运行后,北京世纪坛医院医疗联合体近期成立运行。

    为改变大医院看不上病、小医院看不好病的状况,北京市深度推进“医疗联盟”试点。北京市医管局表示,此项改革将逐步引导患者分级就诊,缓解“看病难”。

    “医疗联盟”由大医院“牵手”小医院组成,这三个“医疗联盟”都由三甲医院牵头,联合多家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患者首诊在“医疗联盟”内的任何一家社区卫生中心或二级医院,需进一步到联盟内的三甲医院就诊,可走预约挂号“绿色通道”,预约合适的专家。

    记者采访了解到,分级诊疗推行了多年,但一直未形成规模,最常见的问题是在三甲医院就诊的患者难以转诊下去。不少病人认为小医院“看不了病”“治不好病”。

    为解决这一难题,朝阳医院、友谊医院和世纪坛医院着力提升基层医院诊疗能力。“医疗联盟”内的成员间已经建立了远程医疗会诊平台,实现大医院对小医院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大医院的专家团队还会对成员单位定期查房、出诊和会诊。

    北京朝阳医院执行院长陈勇说,北京市优质医疗资源紧缺和浪费的现象并存。大医院“住院难”的现实是,一方面部分危急重症病人滞留在急诊室住不上院,另一方面很多经过治疗等待康复的患者又不能够及时转出。大医院“看病难”的现实是,一方面门诊爆棚,患者“挂号难”;另一方面大量仅需开药的慢性病患者不愿留在基层,涌入大医院。

    “‘医疗联盟’可以引导患者分级就诊,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北京市医管局局长封国生说,北京市属三级医院将陆续推广“医疗联盟”试点,这能够提升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逐步实现患者首诊在社区、转诊到大医院的诊疗服务模式,有效缓解“看病难、住院难”。

 
 
 相关链接
· 陈海啸代表:建立全社会风险管理让患者获赔提速
· 为何仅10%患者信任医生—代表委员关注医患矛盾
· 健康提醒:青光眼患者别服晕车药
· 健康提示:牙本质过敏患者节后增多
· 中央统战部“爱之光”复明行动为万名患者送光明
· 疲劳及雾霾天气或致节后肺炎患者增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