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广西桂平:采取“集中育秧”方式让春耕变得轻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3月20日 19时33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宁3月20日电(记者 孙志平 吴小康)“以往这个季节,正是大家为育秧费心的时候;自2012年开始‘集中育秧’,春耕变得省事多了。”广西桂平石咀镇旺龙村村民杨土生说。

    桂平是农业大县,每年的水稻播种面积超过百万亩。眼下,一年一度的春耕生产正紧张有序地推进,家家户户都忙着选种子、买育秧材料、购杀虫剂。

    聊起春耕,旺龙村的村民兴奋中藏着苦恼:拿育秧来说,要想育出壮实的苗,就得面面俱到,即便几十年的种地老把式都不敢掉以轻心,生怕一不留意就得重新来,费工又误时。“去年我家的秧苗遭到一只老鼠祸害,结果水稻整整推迟20天才补种上。”

    春耕工作量大,正是用劳力的时候,但旺龙村和很多农村一样,面临着青壮男劳力的短缺。全村5000多人,三分之一的人常年在外打工,田间管理的担子落在留守老人和妇女肩上。

    “集中育秧”应运而生。自去年试点以来,旺龙村今年的试点规模扩至40亩,能保证1000亩地的用苗。参与群众只需承担种子、薄膜等成本,到插秧季节,直接到地里取苗插秧。秧苗平时由技术水平高的种植户代管,农业部门派人下来指导。

    “集中育秧”投入如何呢?村民杨炳友算了一笔账:每亩秧田所需种子、水电、薄膜、耕田等费用,约700元。这与家家户户分散育秧所需成本大致相同。去年市里给每亩集中育秧田补贴800元,减轻了农民负担。

    在旺龙村一片覆盖着薄膜的田里,整齐的秧苗长势喜人。说起“集中育秧”,村民杨土生滔滔不绝。他说,育秧区靠近水源利于灌溉,管理人员技术水平高,用肥用药科学合理。“秧好一半禾”,育出的苗壮实,是夺取丰收的基础。

    目前,桂平有13万亩低洼田,进入7月份后当地会迎来洪涝灾害多发期,水稻减产甚至绝收现象不时发生。通过“集中育秧”,可实现早稻种植时间的统一,便于田间管理,从而在洪涝灾害多发期到来前完成收割。

    目前,桂平26个乡镇全部建立起集中育秧示范点,今年 “集中育秧”面积上千亩。为调动农民积极性,桂平去年对“集中育秧”地块发放补贴款140万元。

    当地石龙镇福平村还建起一座“集中育秧工厂”。负责人覃振龙说,工厂化育秧不受天气等因素影响,10多天就可插秧,比农户自己育秧可节约十多天时间;所选种子为优质品种,产量高能增收;育秧材料为富有营养的有机质,秧苗根系发达存活率高。我们不仅售卖商品秧苗,还提供插秧、收割等“一条龙”服务。

 
 
 相关链接
· 春分时节春耕忙
· 山西:春耕化肥抽检合格率仅为73.75%
· 各地财政部门大力支持春耕备耕生产顺利开展
· 九成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兑付到户助春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