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2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永联分中心的陆照明医师(左一)到71岁的村民张道良(右)家中巡医。服务中心与每户居民签订了家庭责任医生服务合约,村民可随时联系自己的“家庭医生”看病。改革开放以来,原先只是长江边的一个落后贫穷的永联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集体现有总资产350多亿元,人均纯收入25238元,在全国64万个行政村中名列前茅。永联村就地城镇化建设让村民从繁重的农耕劳动中解脱出来,变成住社区、有保障的居民。村里相继修建了文化中心、图书馆、休闲广场、戏楼等文化场所,并且月月有演出、周周放电影、天天有戏看,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村里还建立生活补助、养老帮困、助学奖优等8项福利保障制度,并为全体村民统一办理“城保”,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目前,永联村96%的村民享受到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96%的劳动力实现就地就业,村民就地圆了成为城镇人的梦想。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3月23日,几位村民在电子阅读室学习使用电脑上网。为鼓励村民学习电脑信息知识,永联村规定每个家庭只要有人学会使用电脑上网,家中每人奖励1000元,激发了村民学用电脑的积极性。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3月21日,几名小学生放学后准备乘坐校车回家。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3月22日,一群年轻人在永联村的沿河绿化带游玩。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