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巴签署财经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3月27日 07时05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非德班3月26日电(记者梁尚刚 周少平)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中国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26日分别与巴西财政部和巴西中央银行签署了财经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和巴西财政部部长吉多·曼特加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和巴西联邦共和国财政部关于宏观经济、财政和金融政策双边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谅解备忘录旨在进一步加强中国和巴西在宏观经济、财政、金融、货币和监管等领域的合作,扩大双方共同利益,推动两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促进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

    同一天,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与巴西中央银行行长亚历山大·通比尼签署了中巴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旨在加强双边金融合作,便利两国经贸往来,共同维护金融稳定。互换规模为1900亿元人民币/600亿巴西雷亚尔,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南南合作典范——中巴地球资源卫星项目成果丰硕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11月3日电(记者 王帆 拉米雷斯)中国和巴西这两个“金砖国家”虽相隔万里,但双边关系在过去数年间迅速升温,中国不但自2009年起取代美国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且双方在以空间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领域合作也取得丰硕成果。

    上世纪80年代,这两个发展中大国在空间技术等尖端科技领域的需求很大,但由于缺乏关键技术,相关发展受制于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在这一背景下,两国在1988年签署合作协议,正式拉开研制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序幕。时至今日,这一项目已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详细内容

中巴两国石油建设者架起巴西“能源生命线”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3月15日电(记者 王帆)中国和南美第一大国巴西同属“金砖国家”。作为全球新兴经济体代表,双方不仅各自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其互惠共赢的合作模式也为两国合作树立了榜样。由中巴两国石油建设者架起的“能源生命线”在巴西家喻户晓,堪称双方互惠共赢的典范。

    巴西幅员辽阔、物产丰富,面临着地区发展不均衡的困境。巴西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资源集中,近海有大量石油天然气储备,是该国经济发展的依托,而在以农牧业为主的东北部和内陆地区,能源匮乏长期困扰着当地经济发展。本世纪初,建设一条连接东南和东北部的跨区域能源输送管道的想法应运而生,这就是在巴西家喻户晓的卡塞内天然气管道工程。 >>>详细内容

 
 
 相关链接
· 2013年人民银行科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 人民银行传达学习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
· 2013年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会议召开
· 人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举办研讨会
· 人民银行2013年安全保卫工作会议召开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