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南菜北运"添新通道 固化产销关系剑指"卖难买贵"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3月27日 17时49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记者 雷敏)“长寿豆是云南的特色菜,把菜从产地直接运到北京的二级批发市场卖,就能省去一些流通环节,减少流通成本。”在北京大洋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云南菜交易大厅内,云南保山市坤茂绿色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永润兴奋地告诉记者。

    作为我国冬春蔬菜主要产区,云南省在2011年被商务部、财政部列入“南菜北运”三个试点省区之一。27日,“南菜北运”云南蔬菜销售专区正式落户北京大洋路批发市场,从云南产地到北方销地又增加了一条稳定的蔬菜流通通道。

    据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会长戴中久介绍,大洋路市场是北京八大农产品批发市场之一,物流主要辐射CBD商业和使馆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京泰物流港。市场客户消费水平较高,符合“云菜”客户消费目标群体。在27日举办的产销对接会上,签约蔬菜就达15万吨,约值6.8亿元。

    张永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公司的蔬菜原本就供应北方市场,以前一年的销售收入只有4000多万元,2011年被确定为“南菜北运”试点企业后,政府在建设冷库、展示大厅等方面给予补贴,去年公司的销售收入已增加到1亿多元。原先农民种小麦,一亩地一季的收入不到1000元,现在种精品蔬菜,一亩地一季的收入近万元,收入增加十倍左右。

    除增加市场供应、实现农民增收外,“南菜北运”产销链条的建设对稳定产销关系、缓解“卖难买贵”现象也起到一定作用。

    据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司长孔令羽介绍,2010年,为解决海南农产品“卖难”问题,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在海南开展“南菜北运”试点,在此基础上,2011年将试点范围扩大到海南、广西、云南三省区。3年来,累计安排中央财政资金8.2亿元,支持产销地流通企业投资合作,在产地建设集配中心,在销地建设交易配送展示中心,打造“上联产地、下联销地”的产销商流链条,带动社会投资超过30亿元。

    孔令羽表示,“南菜北运”试点实施以来,带动产销两地流通组织化程度的提升。通过交叉投资等方式,稳定和固化了南北产销对接渠道,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由随机交易逐渐向相对稳定的半紧密型交易过渡,化解了“卖难”风险,流通成本的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买贵”现象。

    “南菜北运”信息平台建设单位——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以海南为例,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冬至2013年2月底,海南冬季瓜菜累计出岛约115.5万吨,同比增加约6%,其中试点企业运销量近65万吨,约占全省出岛量的56.2%,较上年同期占比提高约11%。大部分试点企业农产品流通环节减少1至2个,流通费用下降8%左右,海南农产品“卖难”问题有所减少,海南农民人均收入有20%以上来自冬季瓜菜产业,海南冬季瓜果菜占黄河以北冬季果蔬销售市场的20%左右。

    另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郭力野分析,今年2月份,部分地区启动蔬菜储备投放机制,确保春节蔬菜供应和价格稳定。3月份,北方设施蔬菜集中上市,南方菜部分品种青黄不接,总体来看,预计全国蔬菜供应仍较充足,菜价略有回落,总体低于去年同期。

 
 
 相关链接
· 琼黑“南菜北运”对接 签订3万余吨瓜菜产销协议
· 商务部将考虑开通广西到北京的“南菜北运”线路
· 海南:“菜贱伤农”引重视 “南菜北运”待破解
· 广西:“南菜北运”撑起菜农钱袋子
· 国家开发银行:500亿融资支持广西"南菜北运"工程
· "南菜北运"综合试点成效明显 云桂琼成"菜篮子"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