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基本实现惠民殡葬政策全面覆盖低收入群众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3月28日 18时18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记者卫敏丽、崔静)截至2012年底,除西藏自治区外,全国实施惠民殡葬政策的地区已覆盖30个省(区、市),基本实现了惠民殡葬政策全面覆盖低收入群众,每年减轻群众负担近15亿元。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和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8日在京发布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2-2013)》。绿皮书主编、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所长李伯森介绍上述情况。

    记者获悉,在惠民殡葬推广过程中,针对困难群众减免或补贴基本殡葬服务费用是惠民殡葬的重点。绿皮书列举了各地实施惠民殡葬的情况——

    如北京、天津对辖区户籍居民全面给予丧葬补贴。浙江省将殡葬救助纳入全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为享受养老金待遇的参保人员死亡后发放一次性丧葬补助。深圳、青岛等城市及一些县级市实现了惠民殡葬政策覆盖所有户籍居民或常住人口。

    绿皮书分析认为,惠民政策的实施与落实不但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而且提高了各地群众参与殡葬改革的积极性,推动了殡葬改革的发展。

    相关统计显示,自2009年惠民政策推行以来,火化率大幅提升的态势在一些实施惠民政策力度较大的中西部地区已初步显现,如河北省迁安市、河南省栾川县等一批惠民政策起步早、惠及全民的地区,火化率很快升至100%。云南省安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等地也在政策实施后从不到20%的火化率升至90%以上。

    此外,惠民政策实施也带动了一些地方殡仪馆、骨灰堂等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和殡葬管理体制改革,规范了殡葬服务行为,减少了丧事中的大操大办现象,对移风易俗起到了促进作用。

殡葬绿皮书:城镇公益性公墓稀缺 建设力度亟待加大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记者卫敏丽、崔静)28日在京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2-2013)》指出,目前我国城镇公益性公墓建设面临无专门规划预算、法律法规不健全、运行维护管理困难等突出问题。尽管多数地区不同程度开展了城镇公益性公墓建设,但全国总体上仍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城市死亡人数逐年增加,导致城市公墓需求紧张。绿皮书说,城镇公益性公墓的稀缺,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例如,城市经营性公墓垄断了城市公墓市场,公墓价格虚高,城镇居民选择余地少,使得殡葬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影响了社会和谐。建设可持续型城镇公益性公墓,对维护群众基本殡葬权益,满足城镇居民基本殡葬需求、节约城市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为加强城镇公益性公墓建设力度,绿皮书提出四项建议:

    ——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增加城镇公益性公墓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明确城镇公益性公墓的定位、审批、建设方向、建设标准、执法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加大财政投入,将城镇公益性公墓建设纳入到财政预算支持科目并逐年加大投入,建立起长效保障机制。

    ——倡导殡葬新观念,逐步提高节地的葬式比例。

    ——通过强化绩效评价等手段建立完善城镇公益性公墓绩效评价机制,提高公墓公共服务能力。

    殡葬绿皮书由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和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

 
 
 相关链接
· 民政部关于全面推行惠民殡葬政策的指导意见
· 民政部:力争实现惠民殡葬政策低收入群体全覆盖
· 民政部:我国惠民殡葬政策覆盖人口已达4.73亿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