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海洋经济科学发展先行区
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姜异康
■以高端高质高效为目标,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强化海洋生态建设与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改革创新,推进海陆一体化发展
山东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科研实力较强,海洋产业基础良好,发展海洋经济具有独特优势。我们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力推进,着力打造海洋经济科学发展先行区。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对全省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擎、示范和带动作用。2012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23645亿元,增长10.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50亿元,增长18.3%,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发挥优势,大胆探索,用改革的思维和办法推动发展,促进海陆统筹、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逐步走出一条新型海洋经济发展路子。
坚持以高端高质高效为目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提高海洋产业的层次和水平。加快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具有规模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海洋生物、海洋装备制造、现代海洋化工、现代海洋渔业及水产品精深加工、海洋运输物流及文化旅游等五大产业,促进海洋产业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提高海洋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和骨干企业,加快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等“四区三园”建设,努力培植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
坚持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强化海洋生态建设与保护,增强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积极推进一批海洋环境修复整治工程建设,加快建设威海刘公岛等4个国家级海洋公园,扎实开展威海、日照、长岛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试点。加强生态保护,推进土地、海域资源的集中集约利用,严格保护岸线资源,加快青岛董家口等九大集中集约用海片区建设。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制度,实施一批海陆污染同防同治工程,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坚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深化海洋领域改革开放,加快形成有利于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按照交通同网、市场同体、环境同治、产业联动、信息共享的要求,推进海陆一体化发展。提高海洋综合管理水平,建立海洋综合执法运行新机制,加快推进用地用海管理、开放合作、金融财税等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积极推进中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相关工作,加快建设青岛中德生态园、日照国际海洋城等中外合作产业园,打造全国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