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江苏省注重转变作风:减干部负担 增干群感情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4月15日 11时06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4月15日电(记者 朱国亮、王骏勇)江苏省兴化市陈堡镇党委书记刘宝华,近来颇有些“不适应”:开春后,多位省、市领导到陈堡镇调研庄稼长势和农资销售情况,都不让他这个镇党委书记陪同。

    “领导来调研都是轻车简从,直奔目的地,不让宴请,不让陪同。”这是江苏不少基层干部的切身感受。苏北泗洪县瑶沟乡党委书记王克波说,最近市里主要领导来泗洪调研,为了了解到真实的情况,不定时间、不定路线、不定方式、不定对象,“还真让我们这些乡镇干部‘紧张’了一把呢。”

    近年来,江苏一直注重转变作风,2011年5月,江苏开展“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机关作风转变”的“三解三促”活动,推动干部下基层,在了解社情民意、解决实际困难中紧密联系群众,增进群众感情。

    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江苏省出台十项规定,要求进一步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记者日前深入江苏各地采访发现,如今转作风在江苏大地上全面开花。

    “转作风,减的是迎来送往、吃吃喝喝还有文山会海,增加的是干部和群众之间的感情。”刘宝华告诉记者,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身为镇党委书记,他以往常感分身乏术,如今少了吃请和陪同,有更多时间下村。

    转作风也有利于干部形象改善。以往,对于不少干部而言,接待喝酒总免不了。“中午喝得面红耳赤,下午上班形象不好,不上班群众办事又不方便。”刘宝华说,“如今接待也就是吃个工作餐,基本不上酒。”一些群众反映,干部“红着脸”给群众办事以及群众办事找不到人的现象少了。

    江苏各行各业都将目光聚焦基层和民生。泰州市着力推进民生警务,引导民警不仅要破大案,还要破事关百姓利益的“小案”,推动机关民警下社区,延伸服务,化解矛盾,争做百姓的“贴心人”。泰州市公安局长赵建生说:“下基层、转作风不是走形式,下基层要下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转作风要转到群众关心的民生利益处。”

    徐州市在推进机关效能革命中,将转变作风具体化、现实化。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说,作风建设要突出民生主题,使大劲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瞄准群众办事难和机关“中梗阻”“潜规则”等问题,改进作风、提高效能,让百姓切实从作风建设中获益得利。去年,徐州实施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共排查清除办事障碍850项,以办事“不排队、不跑腿、不找人”为服务目标,力戒办事难,市民满意度达95%。当年,全市反映科级干部的信访投诉同比下降31%,反映处级干部的信访投诉下降25%。

    随着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一些地区主动问计、问需于民,主动让群众监督、评议政府。在南京秦淮区,已有53个社区设立“民生工作站”,区领导带队,每月定期到各自联系的社区问计问需,开展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化探索;苏州公安队伍、泗洪乡镇干部中,群众满意度测评正在推进,以考核来引导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

    近日,江苏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又轻车简从,下到各自在基层的联系点,连续第3年驻村蹲点调研。扎下根来当几天农民,听群众心声,了解农村发展面临的难题,好为决策带来留着泥土香味的基层情况。据统计,2011年以来,江苏省级机关就有800多名厅级以上干部、5000名处级干部下基层,化解1000多件信访案件,为群众办实事近7000件。

 
 
 相关链接
· 江苏—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13日在南京举行
· 江苏4月13日新增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
· 江苏10日通报新增两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
· 江苏:两万多名民间“网络保洁员”保障网络清洁
· 江苏召开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 江苏"十二五"将投入580亿元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