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民政部:非公募基金会数量首次超过公募基金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4月17日 07时24分   来源:人民日报

    近日,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正式发布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基金会蓝皮书:中国基金会发展报告(2012)》(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非公募基金会数量首次超过公募基金会。

    2011年,全国基金会数量比2010年同比增长12.51%,达到2515家,参加年度检查的为2411家。在实际参检基金会中,公募基金会1115家,占总数的46.24%,非公募基金会1296家,占总数量的53.76%。

    非公募基金会不仅在数量上增长迅速,项目运作也日趋成熟,社会效益日益凸显,尤其是民政部主管的一些非公募基金会,资产规模大,专业性强,在灾害救助、孤儿助养、疾病救助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2011年中国基金会资产总额为784.90亿元,比2010年增长29.91%。其中公募基金会资产总额446.01亿元,非公募基金会资产总额338.89亿元,平均每家基金会年末资产额为3295.12万元。

    2011年全国基金会收入总额为447.11亿元,其中,来自自然人和法人的捐赠收入为400.67亿元,比2010年增长18.8%,占总收入的比例约为89.61%。同时,2011年全国基金会总支出约288.87亿元,其中公益事业支出为280.49亿元,占总支出的97.10%。

    2011年,全国基金会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平均为2.07%,远远低于《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的10%的上限。从比例的具体分布来看,低于10%的占基金会总数的83.82%,高于50%的占基金会总数的4.38%。

    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基金会专职工作人员8532人,平均每家基金会拥有专职工作人员3.6名,数量明显偏少。在所有基金会中,17.46%的基金会无专职工作人员,66.88%的基金会拥有3名及以下专职工作人员,仅25%的基金会拥有5人及以上专职工作人员。

    此外,报告研究人员认为,未来中国基金会的发展存在三大趋势:一是捐赠收入在基金会收入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将越来越重;二是基金会将更加注重项目运作的专业性和信息公开透明度,社会公信力有望提升。三是对基金会专业化运作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记者 潘跃)

 
 
 相关链接
· 四川建设博爱家园项目150个发放救助基金809万元
· 国土资源部地裂缝重点实验室确定7个开放基金课题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企业年金基金监管座谈会
· 全国社保基金2012年收益率7%
· 社保基金去年收益率7% 受托广东养老金收益较好
· 财政部向社会公开2012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项目目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