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专家指出:“黄金救援72小时”更需科学救助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4月21日 18时13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记者 崔清新 华春雨)四川雅安芦山发生7级地震后,公安消防、部队、武警、医疗卫生等一支支救援力量纷纷向灾区挺进,也不乏一些没有联系上亲人的群众、志愿者赶往灾区。对此,救援专家指出,要树立专业救援的意识,为专业队伍留出宝贵资源,才能确保在黄金72小时内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

    亲历过汶川地震实战救援的公安部消防局高级工程师何宁指出,专业的救援体现在队伍组建、救援装备、救援训练、力量调派、实战经验等方面的专业化。

    何宁解释,汶川地震后,公安消防部队参照联合国国际搜索与救援咨询团(INSARAG)标准和国际搜救队建设模式,在全国组建重型地震搜救队144个、轻型地震搜救队408个。轻型队具有建筑倒塌现场的常规人员搜索和营救能力,重型队针对钢筋混凝土建筑构件开展破拆救援作业。

    关于救援装备,何宁指出,每个搜救队由指挥员、建筑结构专家、探测组、破拆组、营救组、医疗组、保障组、通信组、安全观察员、搜救犬训导员等构成,配备了防护、侦检、搜索、破拆、顶撑、照明、通信、救生等8大类60多种救援装备,以及72小时自我保障物资,能够满足独立救援、自我保障的需要。同时,按照标准化、模块化的要求,对携行装备分类存储,既可以随车、随飞机运输,也可以单兵、班组、团队携装徒步行进,多种方式保障人和装备不分离,确保及时运抵地震救援现场,才能及时开展人员搜救。

    “公安消防部队有一套完善的地震救援专业训练体系。”何宁说,救援人员必须参加生命搜索、建筑物破拆、顶撑固定、高空救援、狭小空间救援、绳索救援等日常训练。

    在科学调派力量方面,消防部队着眼于防控重特大灾害事故需要,制定了跨区域灭火救援和反恐处突应急预案,强化区域协同联动。特别是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地震后,针对重特大地震灾害,分别制定了3万、2万、1万和5000兵力的调度方案,实地检验跨区域机动救援和72小时自我保障能力。他指出:“这次雅安地震救援,我们就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四川本地按照响应级别,在本省内实施了跨区域地震救援调派。公安部消防局同时要求四川省周边的西南片区四个公安消防部队作为第一批跨区域应急救援准备力量。”

    何宁认为,黄金72小时之内,重在生命救助为主,后期才是防疫、恢复重建。汶川地震后,百姓自发组织志愿和社会团体也好,急于赶赴灾区想参与救助,想法很好,但得看当地专业救援力量是否够、交通力量是否允许,否则反而会影响救援。

 
 
 相关链接
· 民政部迅速向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抢运中央救灾物资
· 地震救援特写:救援现场目击 死神争战一分一秒
· 雅安市芦山县、成都市邛崃市交界发生5.4级地震
· 国台办和海协会对台湾各界关心地震灾区表示感谢
· 4月21日雅安芦山7.0级地震公路应急抢通进展情况
· 雅安市芦山县地震已造成181人死亡 受伤11221人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