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4月25日电(顾华宁 吴晓颖)国内地质专家近日对芦山地震重灾区宝兴县初步排查发现,宝兴县城的地质灾害点远多于芦山县城,其中,包括冷木沟泥石流隐患点在内能威胁到宝兴县城的灾害点就有65处。
据悉,宝兴县县城所在地穆坪镇属于典型的两山夹一沟“V”字形峡谷,场地狭窄,两岸平均坡度大于45度,且一坡到底,无缓冲平台,地震发生后触发了大量地质灾害。
参加此次排查工作的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专家裴向军向记者介绍说,宝兴县城地震中发生的房屋倒塌或受损均与地质灾害有关,崩塌滚石在无任何拦阻的情况下,直接冲击房屋。
裴向军说,宝兴县城地质灾害以宝兴河为界,左岸为高陡的岩崩与人工边坡垮塌,该陡坡坡脚就是居民及机关、商业街,以新桥—消防队—两河口街段受损最为严重。尤其是宝兴河左岸的冷木沟出口狭窄,地震沟内已产生了10余处新的物源,加之原来大量的坡面与沟道物源,如遇降雨,极易发生泥石流。
记者了解到,2012年8月冷木沟就因曾暴雨发生过泥石流灾害。当时,治理工程以排导为主、拦蓄为辅,但实施不久就发生了地震,治理工程效果有限。
裴向军建议,宝兴河左岸坡脚处居民必须撤离至安全地带,搭建临时避难场所。而中坝、灵关两个乡镇地处较为宽阔的河谷地段,周边山势较缓,基本上没有发生过地质灾害,未发现冲沟威胁,可将宝兴县城部分灾民移至中坝、灵关乡镇所在地临时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