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地震灾区已进入汛期 阴雨易导致滑坡和泥石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4月27日 15时18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黎云、蒋关银)记者从总参气象水文空间天气总站获悉,芦山地震灾区已经入汛,未来几天还将以阴雨天气为主,持续降水后的震区表层土质和岩石稳定性会继续减弱,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日照少、云雾多、湿度大,部分地区夜间和早晨还将有雾,同时降水过后气温容易反弹,易导致病菌滋生、食物腐败和疫情传播,空地救援、交通运输和群众安置也将面临考验。”该总站主任张建川说,雅安地区自古就有“雨城天漏”之称,年平均降水量达到1317.5毫米,是中国内陆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特别是5月份,历史记录的月平均降水量达到了130.5毫米。

    汶川地震以后,震区也曾经出现大面积持续降雨。对此,曾在一线组织过气象水文保障的张建川解释说,地震后,地球内部巨大的能量通过地震裂缝急剧释放,加速了空气中水汽的饱和,从而凝结形成降水。从历史地震统计数据来看,震后降水的概率很大。汶川地震后,总参气象水文空间天气总站曾赴青藏高原、四川盆地等地震多发带进行气象水文环境勘察,编印了《西南地震带气象水文环境及对救援行动影响》和《抗震救灾气象水文保障》手册。

    张建川表示,军队气象部门正在密切监视灾区天气变化、依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和全国9000余个气象自动站实时观测资料监测全国天气变化,并为抗震救灾部队提供及时预报警报,为灾民安置、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提供决策建议。

 
 
 相关链接
· 芦山地震:芦山“爱心接力超市”延续灾区大爱
· 邮政企业受理捐往地震灾区包裹累计达12万件
· 甘肃省各地干部群众捐款支援芦山地震灾区
· 四川:资金物资调拨得力 保障灾区群众“五有”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